[发明专利]一种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2779.0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枫;程建明;丁宁;彭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3/06 | 分类号: | C07H3/06;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水提醇沉物中 制备 水苏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是常用中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效。
目前丹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见制剂有丹参注射液、丹参滴注液及丹参口服液等,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在丹参注射液、丹参滴注液及丹参口服液等制剂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将水提醇沉上清液生产各种制剂,而产生的大量水提醇沉物作为药渣抛弃,由于该水提醇沉物为湿性物料,易腐坏,对其处理不仅需要耗费人力及运费,而且处置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对丹参水提醇沉物进行研究时首次发现了该水提醇沉物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水苏糖。
水苏糖为天然存在的四糖,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组成,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双歧因子,主要用作增殖肠道双歧杆菌,促进短链脂肪酸增加,使肠道酸性化,有抑制腐败产物形成,抑制胆固醇上升等的阻毒、排毒、解毒和提高钙、镁等元素吸收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含有水苏糖的报道,也无高效利用丹参水提醇沉物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水苏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并实现丹参的综合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丹参水提醇沉物,加2-5倍量水溶解,调节pH值至2-3,离心或滤过使药液澄清,通过除杂脱色,药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1.30,喷雾干燥即得水苏糖固体粉末。
上述丹参水提醇沉物的制备过程为:取丹参,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加水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65-85%,搅拌,静置,过滤,得丹参水提醇沉物。
上述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丹参加水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1-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1-2h。
上述的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丹参水提醇沉物含水量为20-40%。
上述的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所述调节pH值的溶液为盐酸或甲酸或乙酸。
上述的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所述除杂脱色方法,是将药液通过色谱柱,色谱柱选用氧化铝色谱柱或聚酰胺色谱柱或凝胶色谱柱或大孔树脂色谱柱,或将药液依次通过氧化铝色谱柱、聚酰胺色谱柱、凝胶色谱柱和大孔树脂色谱柱中的任意两种色谱柱。
上述的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80-120℃,出风温度为80-90℃,物料温度为70-90℃,雾化压力为0.2-0.4兆帕,喷雾速度为5-10ml/s。
上述的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中,制得的水苏糖纯度为70-95%。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利用丹参注射液、丹参滴注液或丹参口服液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提醇沉物,采用简单的工艺流程制备获得一种双歧因子一水苏糖,实现了废物利用,增加了中药加工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2、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本发明对中药的废物利用有启发作用,有助于节省中药资源,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一般性说明,本发明中丹参为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热泵机组
- 下一篇:一种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