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2959.9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畅;江善明;李元廷;谢华强;何晓霞;苏继新;朱春荣;邓建辉;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3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并网 控制系统 | ||
1.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外管网、炼钢回收子系统和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其中:
所述炼钢回收子系统包括:蒸汽蓄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进汽管路与炼钢转炉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
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上的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炼钢转炉向所述蒸汽蓄热器导通的进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炼钢转炉的出汽管;
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
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汽管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蒸汽蓄热器向所述蒸汽外管网导通的出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
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四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四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压力;
连接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汽管路的第一中间管路,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进汽止回阀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出汽止回阀之间;
所述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包括:蒸汽分汽缸,所述蒸汽分汽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二进汽管路与发电汽轮机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
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汽管路上的第三压力控制器和第三自动调节阀组,且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
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五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六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五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六预设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第四压力控制器和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
所述第四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蒸汽蓄热器内预先设定的压力检测点的压力,当该压力大于等于第七预设压力时,开启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当该压力小于第八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七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八预设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预设压力2.4Mpa,所述第八预设压力为2.35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水位检测器、进水阀和排水阀;
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当水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进水阀进水,当水位上升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进水阀;当水位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排水阀排水,当水位下降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排水阀,所述第一预设水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且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低于所述第三预设水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上安装有报警器;当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或者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水位时,所述报警器报警,当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等于所述地二预设水位时,所述报警器停止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900mm,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1050mm,所述第三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1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