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杯及其在LED封装中控制荧光粉层几何形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3454.4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郑怀;余珊;陈明祥;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60;H01L33/00;B05D1/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及其 led 封装 控制 荧光粉 几何 形状 方法 | ||
1.一种反光杯,其特征在于,反光杯为单层锥孔形或两层阶梯锥孔形,单层锥孔形反光杯壁面与水平面成夹角α,两层阶梯锥孔结构上下锥孔壁面 与水平面成夹角分别为β1,
β2,α、β1,β2的取值范围均为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形为圆台、四棱台或五棱台。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杯在LED封装中控制荧光粉层几何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LED封装所采用的涂覆方式选择相应的过程进行:
保形涂覆:在完成固定LED芯片和电路连接工序后,在反光杯中加入浓度为0.01g/ml~5.0g/ml的荧光粉胶,采用的反光杯的锥角与荧光粉胶在反光杯内壁上接触角相等,荧光粉胶滴入反光杯中后,在反光杯中将形成厚度均匀的荧光粉层,达到保形涂覆的效果;
远离涂覆:在完成固定LED芯片和电路连接工序后,在反光杯中先加入胶材,在两层阶梯锥孔结构的反光杯中,胶材的量少于反光杯的下锥孔的容积;再在反光杯中加入浓度为0.01g/ml~5.0g/ml的荧光粉胶,单层锥孔反光杯中要求荧光粉胶层上界面低于反光杯顶面,在两层阶梯锥孔结构的反光杯中加入荧光粉胶的量使荧光粉层上界面位于上锥孔中,但荧光粉胶层上界面低于反光杯上锥孔结构的顶面,其中反光杯的锥角根据胶材在反光杯上的接触角和要求实现的荧光粉胶层的形状来确定,荧光粉胶将反光杯中形成远离涂覆。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涂覆中,在单层锥孔形结构的反光杯中,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下界面为凸形,反光杯的锥角少于胶材在反光杯内壁上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下界面平整,反光杯的锥角等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下界面为凹形,反光杯的锥角大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在两层阶梯锥孔形结构的反光杯中,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下界面为凸形,反光杯的下锥孔的锥角少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下界面平整,反光杯的下锥孔的锥角等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下界面为凹形,反光杯的下锥孔的锥角大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界面为凸形,反光杯的上锥孔的锥角少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界面平整,反光杯的上锥孔的锥角等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当要求远离涂覆中荧光粉的上界面为凹形,反光杯的上锥孔的锥角大于胶材与反光杯内壁的接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4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封装以及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