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防治流感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23471.8 申请日: 2011-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2772398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贾强;罗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P3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0009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杨梅 制备 防治 流感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防治流感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现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隔十年左右有一次大流行。而流感暴发、散发、流行则在全球各地不时发生,严重威胁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如慢性心、肺病或糖尿病。传统的流感治疗方法是适当休息和对症治疗,但针对病原进行治疗是治疗手段的必然发展,对防治流感药物的研究一直是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二氢杨梅素在防治流感药物中的应用,该流感药物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二氢杨梅素的结构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公开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防治流感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将二氢杨梅素300g与淀粉175g均匀混合,加浓度为14%的淀粉浆13g搅拌制软材,制粒,干燥后加入微粉硅胶,整粒,压片,共制成1000片,每片重约为0.5g。

2、经体外试验证实,二氢杨梅素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动物体内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在小鼠体内对流感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4、采用单次经口给药,观察技术上允许的最大给药剂量受试药物对小鼠产生的毒性反应。

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以允许的最大剂量单次经口给药,小鼠未见毒性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二氢杨梅素,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此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等多种奇特功效;而二氢杨梅素是较为特殊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除具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解除醇中毒、预防酒精肝、脂肪肝、抑制肝细胞恶化、降低肝癌的发病率等作用。本发明的二氢杨梅素制备防治流感药物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将二氢杨梅素300g与淀粉175g均匀混合,加浓度为14%的淀粉浆13g搅拌制软材,制粒,干燥后加入微粉硅胶,整粒,压片,共制成1000片,每片重约为0.5g。

实施例1.二氢杨梅素对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于MDCK培养瓶内接种100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病毒液倍比稀释后的8个浓度,37℃孵育2小时,Hank氏液冲洗2次后加入最大无毒浓度药液2倍释稀度的7个不同浓度,见表1。37℃继续培养3天,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并作血凝效价试验。同时设病毒唑阳性对照组、病毒对照及细胞空白对照,每样4瓶,实验结果见表1。各用药组对A3和B型流感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二氢杨梅素组(1∶4)可完全抑制B型病毒所致细胞病变。对甲3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可产生部分抑制作用,二氢杨梅素(1∶4)对大于1∶8稀释度的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1二氢杨梅素对A3型和B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为“病毒稀释度”;二氢杨梅素配成6.50mg/ml的原液;病毒唑0.25mg/ml

实施例2.二氢杨梅素体内抗病毒验

采用A3型流感病毒液感染小鼠为模型,观察低剂量受试药物、中剂量受试药物、高剂量受试药物、阳性对照药物(病毒唑)对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受试药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肺病变程度,肺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受试药物具有较好的体内抗A3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表2二氢杨梅素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3.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单次经口给药,观察技术上允许的最大给药剂量受试药物对小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受试药物13.33g/kg·bw单次经口给药后,小鼠活动正常,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未见异常变化。连续观察14天,均未见异常反应,试验期间,动物体重正常增长,观察期结束后剖检未发现组织器官异常病理改变。提示:受试药物以允许的最大剂量13.33g/kg·bw单次经口给药,小鼠未见毒性反应。

综上所述,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两好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其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