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探测概率几何分布曲线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24576.5 申请日: 2011-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2298140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王国宏;李世忠;关成斌;徐海全;吴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G01S7/36 分类号: G01S7/36;G01S7/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001 山东省烟***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探测 概率 几何 分布 曲线 雷达网 抗干扰 效能 评估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探测概率几何分布曲线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为保证均匀取点,首先以网内各雷达为中心在直角坐标系下选取一系列等间隔的点:(xn(i),yn(j)),其中n∈{1,…,N},表示网内第几部雷达,i∈{1,…,I},j∈{1,…,J}表示该点的编号;

步骤2:将(xn(i),yn(j))转换到以网内各雷达为中心的极坐标系中

ρn(i,j)=(xn(i))2+(yn(j))2---(1)]]>

θn(i,j)=a tan(yn(j)/xn(i))                            (2)

其中,ρn(i,j)表示该点相对于第n部雷达的距离,θn(i,j)表示该点相对于第n部雷达的方位;

步骤3:建立各雷达的天线模型

(1)对雷达天线模型的尾瓣用余弦平方函数描述

EF=(1-Bll)cos2n(i,j)/2)+Bll                         (3)

其中Bll=10(Blldb/20),BlldB是以dB为单位的相对尾瓣电平;

(2)雷达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其中,Waz表示天线的水平尺寸,Wel表示天线的垂直尺寸,e表示天线效率,eA表示Taylor分布的孔径效率,Slldb(sideloble level in decibels)是以dB为单位的旁瓣电平,nbar表示旁瓣的下降率,ft是归一化的电场方向图;

步骤4:计算雷达接收机端的信号干扰比

(1)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距离为R处的目标的回波信号功率

Pr=PtG02λ2σGp(4π)3R4---(5)]]>

其中,Pt为雷达发射功率,单基地雷达通常收发共用天线,雷达天线的增益为Gt=Gr=G0,λ为雷达信号波长,σ为目标散射截面积,Gp为综合考虑了相关处理、匹配接收等各种因素的增益;

(2)雷达接收机输出端的噪声功率为

No=k(TA+Te)Bn                                   (6)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TA为天线噪声温度,Te为雷达接收机的有效温度,Bn为雷达噪声带宽;

(3)雷达接收机端接收的干扰功率为

PJ=PJGJGt(θJ)λ2γJ(4π)2RJ2(BnBJ)---(7)]]>

其中,PJ为干扰机发射功率,GJ为干扰机发射天线增益,GtJ)为雷达天线在干扰方向的增益,γJ为干扰信号与雷达信号的极化失配损失系数(通常干扰信号为圆极化,雷达天线为线极化,γJ=0.5),RJ为雷达与干扰机之间的距离,BJ为干扰机带宽;

(4)雷达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目标回波信号功率和干扰信号功率加噪声功率之比)为

SJR=SJ=PrΣm=1MPJ+No---(8)]]>

其中,M为干扰机的数量;

步骤5:计算干扰条件下各雷达的检测概率

(1)计算门限电压初值

VT,0=np-np+2.3-logPfi(-logPfi+np-1)---(9)]]>

其中np为脉冲积累个数,Pfi为雷达虚警概率;

(2)利用递推公式计算门限电压

VT,m=VT,m-1-G(VT,m-1)G(VT,m-1)---(10)]]>

其中,m=1,2,3,…,当|VT,m-VT,m-1|<VT,m-1/10000时停止递推,函数G和G′分别为

G(VT,m)=(0.5)np/nfa-ΓI(VT,np)---(11)]]>

G(VT,m)=-e-VTVTnp-1(np-1)!---(12)]]>

(3)计算目标起伏Swerling I模型的雷达检测概率

Pdi=1-ΓI(VT,np-1)+(1+1npSJR)np-1×ΓI(VT1+1npSJR,np-1)×e-VT/(1+npSJR);np>1---(13)]]>

其中,ΓI(x,N)=0xe-vvN-1(N-1)!dv;]]>

步骤6:干扰条件下分布式检测中心运用秩K融合规则对n部雷达的检测进行融合,计算总的检测概率PD

PD=Σi=Kn{(Σp=0i-K(-1)p·C(i,p))·(ΣCin[ΠjPdj])}---(14)]]>

其中,Pdj为各雷达的检测概率且统计独立(j=1,2,…,n),是i取p的组合,是n个检测器中i个局部检测器检测概率全部可能乘积的和;

步骤7:干扰条件下分布式检测中心运用Neyman-Pearson准则对n部雷达的检测进行融合,计算总的检测概率PD

(1)计算似然比T(D):

T(D)=P(D/H1)P(D/H0)=Πis1PdiΠks0(1-Pdk)Πis1PfiΠks0(1-Pfk)---(15)]]>

其中,H1表示判定目标存在,H0表示判定目标不存在,S1为判定目标存在的检测器组,S0为判定目标不存在的检测器组,Pdi,Pfi为各雷达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且统计独立;

(2)将似然比T(D)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3)计算λ的值

λi=1-Σj=1iP(Dj/H0)1iN1i=0---(16)]]>

(4)运用Neyman-Pearson融合规则计算总检测概率

其中,为融合中心的恒虚警概率,

步骤8:重复执行步骤2、3、4、5、6、7,计算出步骤1中所有点的检测概率;

步骤9:将(ρn(i,j),θn(i,j))转换到以网内各雷达为中心的直角坐标系中

(xn(i))=ρn(i,j)×cos(θn(i,j))                        (19)

(xn(i))=ρn(i,j)×sin(θn(i,j))                        (20)

其中,ρn(i,j)表示该点相对于第n部雷达的距离,θn(i,j)表示该点相对于第n部雷达的方位;

步骤10:在直角坐标系下利用MATLAB等位线命令(contour)把雷达网分布式检测中心检测概率相同的点连起来,利用MATLAB标注命令(clabel)标注出各检测概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5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