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4727.7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垚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具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灯的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LED很早就被应用在仪器和计算机上作为操作状态指示器,主要是由于它的高可靠性、低功耗。但最近几年LED作为照明设备的趋势,因此LED的功耗也迅速地增加,LED颗粒的热流密度甚至可与CPU竞争。
LED是个光电器件,工作过程中只有大概10%-40%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的结温升高。LED的结温升高使LED灯发光效率降低、可靠性变差、使用寿命降低,因此散热是当前LED照明技术发展的瓶颈。
由于室内LED灯的空间限制不能使用主动冷却散热,目前大部分室内LED灯的散热采用散热器的被动散热方式,即LED颗粒上的热量传导到PCB板上,经过界面材料传到散热器(LED灯壳体作为散热器)底板,再从底板传到散热器鳍片上,最后通过自然对流和热辐射把热量散到环境中。
采用散热器散热的室内LED灯的不足:LED灯结温较高,发光效率不是很高,使用寿命不足够长。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对于长时间工作的LED灯,可以延迟LED的温度上升。对于短时间工作的LED灯,可以保证LED结温在要求的温度内,提高LED灯的发光效率,并提高LED灯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其包括LED灯壳体和透镜围成的空腔,收容于该空腔内的驱动电源;所述空腔内设有储能腔体、与储能腔体配合形成密封腔的壳体底板、与储能腔体连接的PCB板以及位于PCB板上的LED颗粒。
优选地,所述储能腔体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鳍片阵列以及收容于鳍片阵列内的相变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鳍片阵列与壳体底板形成收容相变材料层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为锗锑碲合金。
本发明通过把一定质量的相变材料嵌入到储能腔体内,当LED灯工作时,LED颗粒发出的热量传导到PCB板,然后通过储能腔体的基板传到相变材料层,其相变材料被加热到熔化点温度时,相变材料开始大量吸收LED颗粒发出的热量,直到全部相变材料相变完成的过程中,使LED温度基本维持不变。提高LED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LED灯具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对某一LED灯采用散热器和嵌入相变材料的散热器作瞬态热模拟比较结果曲线。
图3是本发明中储能腔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未填充相变材料)。
图4是本发明中储能腔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未填充相变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的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其包括LED灯壳体1和透镜2围成的空腔以及收容于该空腔内的驱动电源6;所述空腔内设有储能腔体3、与储能腔体形成密封腔的壳体底板4、与储能腔体3连接的PCB板7以及位于PCB板7上的LED颗粒5。所述储能腔体3和壳体底板4配合形成若干个密封腔,该密封腔内用于填充相变材料33,从而形成相变材料层。
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所述储能腔体3包括基板31、位于基板31上的鳍片阵列32以及收容于鳍片阵列32内的相变材料层33。所述鳍片阵列32与壳体底板4形成收容相变材料层的密封腔。所述鳍片阵列32垂直于基板31,形成间隔的开槽8,壳体底板4也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并分布于底板周围的侧壁;所述壳体底板4包围在鳍片阵列32之外,从而形成若干个密封腔。所述储能腔体的材质主要为金属,例如铝等等。
储能腔体主要由一定厚度的基板,由于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很低,一般小于1W/m.K。为了提高整个储能腔体的导热能力,在基板31上挤出一定数量的鳍片(一体成型),并形成阵列。在鳍片的间隔空间中填充相变材料。因为相变材料在LED灯工作时有固态/液态状态的转变,必须保证储能腔体在安装到壳体的底板后是密封的。
所述相变材料可以选择锗锑碲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LED灯的功率、体积大小、使用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包括相变材料的潜热、熔点温度、质量大小。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对射节能路灯
- 下一篇:电力线载波调制方法、解调方法、电路及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