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渔网的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和制造渔网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24855.1 申请日: 2011-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2234851A 公开(公告)日: 2011-11-09
发明(设计)人: 朴性昱;裴宰贤;金成勋;裴俸晟;赵三光;金仁钰 申请(专利权)人: 大韩民国(国立水产科学院)
主分类号: D01F6/92 分类号: D01F6/92;D01F1/10
代理公司: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代理人: 韩明星;刘奕晴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渔网 生物 降解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5月6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0-004267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涉及用于渔网的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及通过使用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制造渔网的方法,该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可由强度优异且延伸系数低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树脂和与PBS树脂相比强度低且延伸系数优异的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树脂的混合树脂形成,从而即使在渔网由生物可降解树脂形成时也维持了与传统的非生物可降解的尼龙渔网的捕捉能力相同的捕捉能力,在用于渔网的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和通过使用生物可降解树脂组合物制造渔网的方法中,由于将在海水中自然分解的材料用于形成具有渔网的渔具,所以将丢失的渔具对海岸带的污染产生的损害和幻影捕鱼产生的损害最小化,并且同时可以确保渔具的柔性、弹性恢复性和抗冲击性。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渔网或者渔竿捕鱼。渔网的示例包括刺网、鱼笼、拖网(trawl)、拖捞网(trawl net)、张网(stow net)、围网(surrounding net)等。通过将渔网与绳子、坠子、浮子等结合来制造用于捕鱼的渔具。 

通过将塑料浮子附着到渔网的上部,并将由铅形成的坠子附着到渔网的下部来构造具有上面的刺网的渔具,具有上面的刺网的渔具安设在海洋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在这种情况下,目标生物钻入渔网(网结),或者被渔网(网结)缠住。因此,渔网需要高的柔性。 

通过使用丝形成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框架,然后利用渔网围绕所述框架来构造具有鱼笼的渔具。通过将具有鱼笼的渔具安设在海洋的底部,然后将所述渔具拉到船上来捕鱼。通过将翼网(wing net)和圆锥形的网形成为渔网来 构造具有拖网、张网或拖捞网的渔具。通过将具有拖网、张网或拖捞网的渔具向船拖动,使得目标生物可以进入圆锥形的网来捕捉目标生物。因此,在这些渔具中使用的渔网需要高抗冲击性。 

如图2所示,对于具有刺网8的渔具,具有四边形或菱形形状的网格的渔网3是刺网8的主体,浮子5连接到刺网8的上端部以向上展开渔网3,坠子6连接到刺网8的下端部以使渔网3向下垂。 

当将具有刺网8的渔具放入海洋中时,渔网3因浮子5的浮力和坠子6的沉降力而被上下拉伸,从而捕捉目标生物。此外,通过调节用于连接刺网8和浮标1的浮标索2的长度来控制安设刺网8的水位,浮标1漂浮在海面上以指示渔具安设的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对于具有鱼笼9的渔具,通过使用丝形成圆柱形或圆锥形框架7,然后利用渔网3围绕圆柱形或圆锥形框架7来制造鱼笼9。按照惯例,在具有刺网8或鱼笼9的渔具中使用的渔网3通常可以由非生物可降解的芳香族聚合物合成树脂形成。 

由于具有刺网8或鱼笼9的渔具放入海洋中达1天至15天,所以浮标索2可能因恶劣的海况而断开或者被其他船切断,在具有刺网8或鱼笼9的渔具中使用的渔网3经常与渔具一起丢失。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统的渔网3由不生物分解的非生物可降解的芳香族聚合物合成树脂形成,所以海洋生物反复地被丢失的渔具缠住或捕捉(被称作幻影捕鱼),从而导致海洋资源的大量损失,并且积累在海洋底部的渔具会污染海洋生物的产卵场和栖息地。 

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近来,渔网已由在海水中生物分解的生物可降解树脂形成。代表性示例是由本申请人提交并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注册的第10-415812号韩国专利中公开的“a resin composition for biodegradable fatty group polyester and a fishing tackle implement using the same,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reof”(用于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树脂组合物、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渔具设备和及其制备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当渔网3由作为传统生物可降解树脂的脂肪族聚酯树脂形成时,由于渔网3由在海水中可以自然分解的材料形成,所以海岸带几乎不被丢失的渔网污染并且几乎不发生幻影捕鱼。然而,由于渔网3所需的柔性和弹性恢复性低,所以与传统的尼龙渔网相比,捕捉能力降低,并且在渔具被拉上时,渔网3易被损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韩民国(国立水产科学院),未经大韩民国(国立水产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