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全网最优控制参数校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4904.1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潇;范辉;王铁强;唐宝锋;王晓蔚;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2J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电压 控制系统 最优 控制 参数 校验 方法 | ||
1.一种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全网最优控制参数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基于EMS系统的实时信息和全网状态估计,以统一的AVC模型和统一的电网模型为基础,代入统一的典型负荷日历史数据,通过比较中枢点母线电压调控速率、控制合格率和全网网损,来校验最优控制参数和最优无功布局优化方案;
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进入无功布局优化子系统
按照用户需求判定是否需要进入无功布局优化子系统:当无需新增虚拟电厂或变电站时,进入步骤(2.1);当需要新增虚拟电厂或/和变电站时,进入无功布局优化子系统,即建立虚拟厂站模型,然后进入步骤(2.2);
(2)量测映射和状态估计
(2.1)读入实际电网模型参数并周期性映射EMS实时数据库中典型负荷日的全网量测数据,并周期性进行状态估计,将结果存入虚拟数据库中;
(2.2)读入实际电网模型参数和步骤(1)中虚拟厂站模型参数,然后,对实际电网模型周期性映射EMS实时数据库中典型负荷日的全网量测数据,对所述虚拟厂站模型进行初始化量测映射,即实现与实际电网模型拼接,生成虚拟电网模型,对所述虚拟电网模型进行周期性状态估计,将结果存入所述虚拟数据库中;
(3)建立AVC子站模型参数
在各变电站或发电厂模型下输入AVC子站待校验的控制参数组并存储,建立AVC子站模型参数;
(4)模拟AVC主站调控指令,并进行电压计算
在典型负荷日断面数据下,模拟AVC主站的调控指令,变电站或/和发电厂的相关AVC子站接受并执行调控指令;计算中枢点母线电压调控速率、中枢点母线电压的变化,判断调控是否合格,当合格时,进入步骤(5);当不合格时,进入步骤(6);
(5)进行网损分析计算
初始化网损模型:用户利用人机界面定义网损统计区域的范围,启用自动建模方式进行网损计算模型的建立,所述自动建模方式是指:当所述虚拟电网模型变化后,重新进行自动拓扑搜索,更新网损统计区域内的电气设备,自动适应电网的变化;
然后,在典型负荷日内,对电网进行网损分析计算,多组参数方案进行校验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a对待校验的控制参数组设置步骤4中操作的相应时间段;
b读取典型负荷日的量测数据,进行第一次基态潮流和基本网损计算,统计网损结果,并作为其余控制参数组的比较基准;
c读取a中操作,再进行潮流计算,统计该组参数网损结果,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
d统计各控制参数组网损总电量和网损分布结果;
(6)显示校验结果
采用全网三维地理接线图或比较报表的形式显示不同参数对网损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全网最优控制参数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判断调控是否合格的方法如下:
变电站侧:在典型负荷日断面数据下,模拟主站下发要求中枢点母线电压降低或升高1kV的调控命令,相关AVC子站接受命令后要求切除或投入电容器,在沿着电容器节点注入功率变化方向计算全网潮流和中枢点电压变化情况;
当调控时间大于1min的约束条件,报告“AVC子站调控速度不满足要求”,进入步骤(6);
当电容器已全部切除或投入完毕,而中枢点母线电压仍未达到目标值,则停止调控,报告“变电站电容器容量未满足调控要求”,进入步骤(6);
当调控时间小于1min且中枢点母线电压合格,进入步骤(5);
发电厂侧:在典型负荷日断面数据下,模拟AVC主站下发要求中枢点母线电压降低或升高1kV的调控命令,相关AVC子站接受命令后要求机组增加吸收或增加发出无功功率,在沿着发电机节点注入功率变化方向计算全网潮流和中枢点电压变化情况;
当调控时间大于1min的约束条件,报告“AVC子站调控速度不满足要求”,进入步骤(6);
当发电机无功功率已达到无功功率高闭锁值或无功功率低闭锁值,而中枢点母线电压仍未达到目标值,则停止调节,弹出提示“AVC子站参数不满足调控要求”,进入步骤(6);
当调控时间小于1min且中枢点母线电压合格,进入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电力研究院,未经河北省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9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连接元件的键盘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光透型薄层光谱电化学检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