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5404.X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童怀;刘智平;徐杜;黄国宏;王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工作 模式 变频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包括有由冷凝器(10)、蒸发器(11)、节流阀(12)、压缩机(15)组成的空调制冷系统及驱动压缩机(15)的电动机(16),其特征在于压缩机(15)采用可变容量的压缩机,电动机(16)为具有自起动能力的单相或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动机(16)在系统以额定能力输出或最大能力输出时通过工作模式切换电路(14)直接与供电电网相连;电动机(16)在系统低于额定能力输出时通过工作模式切换电路(14)与驱动其运行的变频器(13)连接,变频器(13)与供电电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15)采用可变容量的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16)的极对数为1,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系统接到控制信号开始工作;
2)驱动压缩机(15)工作的电动机(16)直接由电网供电,由于电动机(16)具有自起动功能,直接牵入到同步转速而进入到同步运行模式;这时的压缩机(15)的以最大气缸容量工作,冷媒循环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蒸发过程与冷凝过程的平衡;
3)当室内环境温度没有达到用户设定的值时,压缩机(15)维持在同步工作模式下运行,这时压缩机根据系统输出能力的需求决定压缩机的气缸容量;当室内环境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值时,压缩机(15)由变频器(13)驱动,进入变频运行模式,以便维持室内的环境温度;
4)如果压缩机(15)由变频器(13)驱动能维持室内的环境温度,则系统维持在变频工作模式;如果驱动压缩机(15)的变频器(13)能力输出不足,系统不能维持室内的环境温度,则由电网供电,系统又回到同步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开始工作,驱动压缩机(15)工作的电动机(16)利用自身的起动功能牵入到同步转速,进入同步运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系统刚开始进入在同步运行模式的运行阶段,虽然压缩机(15)恒定在同步转速运行,但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性,电动机(16)的输出功率随着压缩机(15)吸气排气口压差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系统运行进入在同步运行模式阶段,冷媒循环过程快速建立起动态平衡,室内环境温度逼近用户设定的温度;系统判断是否有停机信号,如果有则系统停机;如果没有停机信号,则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当室内环境温度没有达到用户设定的值时,压缩机(15)维持在同步工作模式下运行,这时压缩机的容量根据系统输出能力的需求决定压缩机的气缸容量,如果需要的能力输出大则采用大的工作气缸容量,如果需要的能力输出小则采用小的工作气缸容量;当室内环境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值时,压缩机(15)由变频器(13)驱动,进入变频运行模式,以便维持室内的环境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变频变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空调系统工作在变频工作模式,压缩机(15)工作在变频运行模式,通过调节电动机(16)的速度,在较宽范围内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系统保持高效率和高功率因素;系统判断是否有停机信号,如果有停机信号,则系统停机;如果没有停机信号,系统判断通过变频器(13)驱动的压缩机(15)的输出能力是否能维持室内设定的环境温度,当室内环境温度能维持在设定值时,压缩机(15)将维持在变频工作模式下运行,系统提供较小的制冷或制热能力输出;当室内环境温度达不到设定值,表明变频工作模式下压缩机(15)的输出能力不足,系统又工作在同步运行模式,以获得更大的能力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4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管制热回收系统的除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层对流油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