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5669.X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普光跃;潘春雷;李如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朱成蓉 |
地址: | 6534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脱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地矿领域对于尾矿的处理,目前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尾矿坝。尾矿浆体进入尾矿坝沉淀,水和固体颗粒逐步在尾矿坝中分离。固体颗粒物沉淀池底,上层主要是清水。随着尾矿浆的不断流入,清水溢流而出,继续回收使用。颗粒物逐步沉淀到底部留在尾矿坝中。实现连续作业。采用这种方法处理尾矿,成本低廉,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尾矿坝本身就是一个泥石流的源头。随着国内尾矿坝垮塌事故的方法。国家对尾矿坝建设的控制非常严格。有必要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取代尾矿坝的作用,实现新旧工艺的替代。
尾矿脱水是处理尾矿的核心工艺。它的作用是将尾矿浆中的固体颗粒和水分离开来,分离开后,可以把固体颗粒堆放放到安全的地方,分离出来的清水可以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尾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和沉淀池;从选矿车间排出的尾矿浆依次经过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形成的干料进入堆场放置。
所述沉淀池中收集的水为经过所述旋流器、所述浓缩机、所述真空带式过滤机作用脱出的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沉淀池中含有少量尾矿的水进入所述浓缩机作二次脱水处理。
在所述浓缩机和所述真空带式过滤机之间还设有絮凝剂添加系统,使尾矿浆中的细微颗粒与溶液中的絮凝剂形成絮团并快速沉降。
所述的絮凝剂为聚丙烯酸类或聚丙烯酰胺类。
所述沉淀池还与一收集池连接,所述收集池用于收集沉淀池中溢流出的清水。
所述收集池中的清水进入选矿车间循环利用。
一种利用所述尾矿脱水装置进行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从选矿车间流出的尾矿浆进入旋流器进行初步脱水,脱水后尾矿浆的浓度提高,旋流器产生的水进入沉淀池;
其次,经旋流器处理后的尾矿浆进入浓缩池进行沉降浓缩处理,进一步提高尾矿浆的浓度,然后经沉降的尾矿浆进入真空带式过滤机脱水作业,从浓缩池和真空带式过滤机脱出的水均进入沉淀池;
再次,由真空带式过滤机脱水处理过的尾矿浆变成干料运输到堆场堆放;沉淀池中溢流出的清水进入收集池并送回到选矿车间继续循环使用;
最后,沉淀池中含少量尾矿的水输送至浓缩机二次脱水处理,并将配制好的絮凝剂由浓缩池的处理后的尾矿输出管处投入,使尾矿浆中的细微颗粒与溶液中的絮凝剂形成絮团并快速沉降;然后尾矿浆再经过真空带式过滤机处理后形成干料进入堆场堆放。
所述干料的含水率低于15%。
所述絮凝剂的添加质量为尾矿浆总质量的0.5‰-5‰。
该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很好的消除利用尾矿坝脱水的风险,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投入费用少、运行费用低、脱水率高。
(3)本发明尾矿脱水方法及脱水装置设计合理、科学,整个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尾矿脱水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尾矿脱水装置,主要包括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和沉淀池;从选矿车间排出的尾矿浆依次经过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形成的干料进入堆场放置。沉淀池中收集的水为经过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作用脱出的水;沉淀池中沉积含有少量尾矿的水进入所述浓缩机作二次脱水处理。在浓缩机和所述真空带式过滤机之间还设有絮凝剂添加系统,使尾矿浆中的细微颗粒与溶液中的絮凝剂形成絮团并快速沉降,絮凝剂为聚丙烯酸类或聚丙烯酰胺类。沉淀池还与一收集池连接,所述收集池用于收集沉淀池中溢流出的清水,收集池中的清水进入选矿车间循环利用。
如图1所示,从选矿车间排出的尾矿浆依次经过旋流器、浓缩机、真空带式过滤机是因为,起始的尾矿浆浓度很低,水分含量很高,因此首先经过旋流器的高速旋转,可以快速的脱去大部分的水,经旋流器处理后的矿浆即为高浓度的矿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连续清灰的滤筒除尘器
- 下一篇:仿生学保暖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