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5838.X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忠;许占堂;孙兆华;王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3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射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1.一种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探头装置、支架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探头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探头装置所测量散射光场分布的数据,所述支架装置与所述探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装置由探头和光纤管组成,所述光纤管用于连接所述探头和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探头为一长端和一短端组成的L型辐亮度探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数据采集装置由计算机和光谱仪组成,所述光谱仪与所述探头连接,采集由探头传送过来的光信息,经处理后传送到所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数据采集装置采用预设计的软件对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及存储或采用人工操作对数据进行采集及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辐亮度探头的长端和短端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辐亮度探头的长端和短端夹角处装有一块反射镜片,用于将垂直于所述探头长端的入射的光场导入光纤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及光纤管均渡为黑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由圆弧板、套管和支架组成,所述圆弧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圆弧板上设有角度标志,中间开有弧形孔,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所述第一顶柱固定于所述圆弧板的圆心处,所述第二顶柱置于所述圆弧板的弧形孔内,并在弧形孔内滑动,所述第一、第二顶柱用于固定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探头装置连接,所述光纤管置于所述套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体散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板为半圆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体散射测量装置所实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要测量的海冰,在冰体上钻取一个冰洞,设定探头入射窗口中心与洞口平行,测量辐亮度Li(θ,z),测量完成后,根据太阳辐照度Es将所述探头装置按照一定的间隔向下调节,以测量在冰洞内的散射剖面,其中Li(θ,z),θ为散射角,z为探头装置所放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垂直冰洞,设定探头与洞口平行,测量辐亮度Li(θ,z),测量完成后,将探头装置按照一定的间隔向下调节,以测量在冰洞内的散射剖面;
测量完垂直冰洞,在待测量海冰的附近钻取一个斜洞,探头装置窗体以正面向上的方向,以一定的间隔测量这个角度内的散射剖面,测量完成时,转动探头装置180度,以相反的方向再次测量散射剖面,按照上述步骤,依次钻取不同的倾斜冰洞进行测量,完成不同散射角度剖面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8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推杆的球头剪切强度的测试工装
- 下一篇:具配重单元之水平旋转风车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