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5930.6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5/08 | 分类号: | B32B25/08;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40;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7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上层、具有隔音、隔热、减震要求的汽车内饰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针刺类汽车内饰件,是以聚酯类化纤短丝为原料,通过开松、混合、梳理、铺网工序形成均匀的纤网,采用针刺固结、毛刷针刺,形成针刺无纺面料以其作为表层,经过热定型、定型胶涂层工艺处理,将其与PE复合,再加热模压成形后,在底层高压注入PU发泡材料,模合而成。这种多层复合而成的内饰材料由于PE材料的隔音效果较差,难以保证中、高档汽车对隔音效果的要求,另外PU与PE是极性相同的两种材料,无法直接粘合,材料浪费多,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该内饰件易粘合,且隔音、隔热、减震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其表层为聚脂类化纤针刺无纺面料,底层为PU发泡层,所述的表层下面设有背胶层,背胶层与底层之间设有EPDM粘结层,EPDM粘结层与底层之间设有一层聚酯类针刺无纺布,所述的表层、背胶层、EPDM粘结层与聚酯类针刺无纺布通过压合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底层PU发泡层采用软质PU。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无纺面料的表层及底层PU发泡层之间设有EPDM粘结层,EPDM粘结层的隔音、隔热、减震效果好,同时在EPDM粘结层与底层PU发泡层之间设有一层聚酯类针刺无纺布,由于聚酯类针刺无纺布与EPDM粘结层及底层PU发泡层中所用材料的极性相反,所以易与粘合,同时粘结强度高,提高了制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其表层10为聚脂类化纤针刺无纺面料,底层40为PU发泡层,表层10下面设有背胶层11,背胶层11与底层40之间设有EPDM粘结层20,EPDM粘结层20与底层40之间设有一层聚酯类针刺无纺布30,表层10、背胶层11、EPDM粘结层20与聚酯类针刺无纺布30通过压合固定相连。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表层10的下面设有一层背胶层11,作用在于可以对面料起定形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底层40PU发泡层采用的是软质PU,由于软质PU的隔音隔热效果都强于硬质PU,所以使整个内饰件的隔音效果增强。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聚脂类化纤针刺无纺面料的表层经过热定型和定型胶定型,再将其与聚酯类针刺无纺布用EPDM复合形成粘结层,经过热模压成形后,通过模具高压注入PU泡沫材料,形成汽车厂家所需的内饰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同时具有耐磨、阻燃、减震、环保、无异味、易成型等优点;2)表层手感丰满舒适;3)由于各层材料极性相反,所以层与层之间粘结强度高,粘合紧密;4)产品合格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头洗车刷
- 下一篇:一种医院用分类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