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动主动式车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5962.6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李利维;崔薇薇;曹阳;赵海蓉;崔纪军;董洪川;陈涛;郑毅;段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2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主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石化能源过量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汽车需求不断增大,电动汽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少,维修保养工作量小,便于使用绿色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传动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能在汽车刹车时回馈能量并且具有内燃机汽车的良好行驶速度、加速度、操控性的双驱动主动式车轮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双驱动主动式车轮,其特征是:包括轮毂、两个伺服电机、行星架、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车载电池、伺服电机控制器,内齿轮固定在轮毂上,太阳齿轮与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行星架与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架上,太阳齿轮、内齿轮、行星齿轮相互啮合,车载电池和伺服电机控制器均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相连。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采用双伺服电机驱动,既满足了电动汽车行驶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电机功率过剩问题;
2.一辆汽车可安装多个双驱动主动式车轮,便于采用可靠的电子技术完成换档、差速动作;
3.传动效率较高;
4.具有制动能量回馈能力,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两套伺服电机,一套行星齿轮,一套车轮轮毂和一套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双驱动主动式车轮机电系统结构,参见图1,主要由车轮轮毂1、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3、行星架4、太阳齿轮5、行星齿轮6、轴承7、内齿轮8、车载电池9、伺服电机控制器10组成。其中车轮轮毂1与内齿轮8通过焊接连接,其余零件在车轮轴线方向保持特定的相对位置。伺服电机2与太阳齿轮5保持固定连接,大扭矩低转速伺服电机3与行星架4通过齿轮保持固定连接,以保证传动平稳;行星齿轮6通过轴承7与行星架4铰接,同时与太阳齿轮5和内齿轮8保持啮合,确保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同时也能绕车轮轮毂1轴线公转。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该机电系统零件由输入轴11、输入轴12、输出轴13、行星架4、太阳齿轮5、行星齿轮6、内齿轮8组成,是由一个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周转轮系构成的差动轮系。实际应用中,必须给定两个构件的运动,才能确定第三个构件的运动。为求解差动轮系传动比,当设法将其转化成定轴轮系,即设法将行星架4保持固定不动。由相对运动原理可知,不妨附加给该差动轮系一公共转动,此时该差动轮系各构件间相对运动不变。附加给差动轮系一角速度ωH,即等于附加给行星架4反向转动角速度-ωH。如此则行星架4不动,而原差动轮系即转化为定轴轮系,对应传动比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虎红用于杀灭白纹伊蚊成蚊的用途
- 下一篇:精喹·氟磺胺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