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静电导光板及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122.1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发;肖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F21S8/00;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导光板 背光 模块 | ||
1.一种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导光
板包括:
入光面、底反射面、侧反射面以及出光面;
所述出光面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增加出光效果的光学薄膜材料;
所述底反射面设置在金属背板上;
所述防静电导光板还包括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的相互连接的导电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以及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为导电胶带、导电泡棉、导电金属网、金属片或金属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的线电阻小于0.5Ω/m,所述导电带的厚度小于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防静电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与所述金属背板的电阻小于10Ω。
8.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以及
防静电导光板,包括:
入光面、底反射面、侧反射面以及出光面;
所述出光面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增加出光效果的光学薄膜材料;
所述底反射面设置在金属背板上;
所述防静电导光板还包括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的相互连接的导电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以及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导电带同时设置在所述光学薄膜材料的侧面、所述入光面的非入光部分、所述底反射面的底面以及所述侧反射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带为导电胶带、导电泡棉、导电金属网、金属片或金属粉末;
所述导电带的线电阻小于0.5Ω/m,所述导电带的厚度小于0.2mm;
所述导电带与所述金属背板的电阻小于1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