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管拉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401.8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虎军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30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汽车维修技术,具体涉及轴管拉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维修汽车驱动桥系统时,具体是当其两个半轴的轴管出现故障,如断裂,一般都需要拆开差速器,方能通过向外击打的方式,将轴管拆卸掉,工序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尤其是很多时候不能实现现场维修,必须将车辆拖移至维修地点方能开始维修,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管拉力器,以解决目前拆卸轴管时所存在的工序复杂、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不能现场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的一种轴管拉力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用于拔出轴管的主拉力轴、与所述主拉力轴的左端部螺纹连接的拖拽螺母、与所述主拉力轴的右端部螺纹连接的椭圆螺母及用于阻挡该拖拽螺母旋进而促使所述主拉力轴外移的支柱;所述椭圆螺母的外径与所述轴管的外径相同;所述主拉力轴的长度大于所述轴管的长度。
上述椭圆螺母的圆弧部上设置有两个关于其中心对称的圆孔,且该圆孔沿所述椭圆螺母的轴向延伸。
上述支柱是圆筒形支柱,其一端设置有圆形底部,该圆形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供所述主拉力轴穿过的穿孔;该圆筒形支柱的内径大于所述轴管的外径。
上述轴管拉力器还包括用于卡挡所述椭圆螺母的付轴,其左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主拉力轴的右端部设置有与该左端部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椭圆螺母的内径小于所述付轴的未设螺纹部的外径。
上述轴管拉力器还包括有用于配合所述圆筒形支柱阻挡所述拖拽螺母旋进而促使所述主拉力轴外移的衬垫,该衬垫是开设豁口的圆形垫块;所述拖拽螺母是六棱形螺母;所述圆筒形支柱的桶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查看所述轴管位置的观察孔。
上述轴管拉力器还包括有用于减小所述拖拽螺母在旋进时与所述圆筒形支柱的圆形底部之间的摩擦力的轴承垫。
上述付轴由一轴和二轴组成,所述一轴的左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拉力轴的右端部的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其右端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二轴的左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或所述一轴的左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拉力轴的右端部的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其右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二轴的左端部设置有内螺纹。
上述轴管拉力器还包括有与所述二轴配合的加力轴,其左端部与所述二轴的右端部螺纹连接。
上述轴管拉力器还包括有与所述加力轴右端部螺纹连接的平衡垫,且当所述加力轴右端上车有外螺纹时,该平衡垫上相应设置与之连接的内螺纹;当所述加力轴右端部上车有内螺纹时,该平衡垫上相应设置有与之连接的外螺纹。
上述平衡垫是圆柱形的或圆台形的。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拆卸轴管的工具,由简单的几根拉力轴、螺母和支柱构成,且在拆卸轴管时无需打开差速器,只需将该工具自轴管中伸入,并通过螺母、拉力轴和支柱的配合即可方便轻松地将轴管拆卸出来,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轴管拉力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轴管拉力器中的主拉力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椭圆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拖拽螺母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圆筒形支柱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圆筒形支柱的另一侧面剖视图。
图7是圆筒形支柱的底部示意图。
图8是圆筒形支柱的顶部示意图。
图9是付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右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的主拉力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开设有缺口的圆形衬垫的示意图。
图12是轴承垫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右端部设置内螺纹的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左端部设置外螺纹的二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一端设置内螺纹的加力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平衡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拉力;2-主拉力轴的左端部;3-拖拽螺母;4-主拉力轴的右端部;;5-椭圆螺母;6-支柱;7-轴管;8、9-圆孔;10-穿孔;11-付轴的左端部;12-一轴的左端部;13-一轴的右端部;14-二轴的左端部;15-二轴的右端部;16-加力轴的左端部;17-加力轴的右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虎军,未经李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形结构的大功率菲涅尔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
- 下一篇:散热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