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413.0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倪琦;胡咏梅;张宇雷;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嘉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5 | 代理人: | 杨嘉和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二氧化碳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为了节约利用水资源,一般采用循环系统来净化养殖水体,而且每天的换水率通常很低,大约为10%左右。在另一方面,鱼类的养殖密度随着其生长而不断增加,此时鱼类呼吸以及生物过滤硝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积累,造成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剧增。
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达到环境饱和浓度的20-100倍以上。众所周知的是,二氧化碳对鱼是有害的,因为它降低了鱼体血液的输氧能力,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同时明显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影响生物净化效果。鱼类对二氧化碳的耐受水平根据鱼类的种类、发育的阶段以及整体的水质状况而不同。对于罗非鱼和鲈鱼,二氧化碳的安全浓度最高为60mg/L,对于敏感鱼类,二氧化碳的安全浓度最高为20mg/L。一般推荐,养殖水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应小于10mg/L。
当养殖密度小于30kg/m3-60kg/m3时,常规的鼓风曝气增氧通常可以通过气泡石散气和水表面的搅动,以及水花下落的过程来排除二氧化碳。当养殖密度向现代技术的60kg/m3-100kg/m3发展时,普遍采用纯氧方法供氧,此时想要用传统的通过鼓风曝气方式把大量的二氧化碳从高密度养殖水体中快速排除已经行不通。
因此,在采用纯氧增氧的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有效去除二氧化碳,同时又能节约能耗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纯氧增氧的高密度循环养殖水体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既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中的二氧化碳,又能节约能耗。
本发明所提供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包括一塔体、至少一层设在塔体内部的填料层、一连通塔体上部的进水管路、一连通塔体下部的出水管路、一设在塔体顶部的出风口、一设在塔体侧壁略高于出水口的进风口、一负压吸风装置、以及一设在塔体内部距填料层的上表面一定高度位置的液体分布器。其中,所述填料层的每一层包括一支撑板和填料;所述填料可以为规整填料或散装填料;所述进水管路在塔体顶部设有一包括多个分布的喷淋口的进水装置,于该进水管路接近其进水口位置还设有一闸阀以及一流量计以控制进水流量;所述负压吸风装置为呈锥台形的拔风筒,其下端配合于塔体顶部的出风口,其顶部可选地设有一风帽以利用气流来增进负压,另外,所述拔风筒还可选地设有蝶阀和气体流量计来控制排风量。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分布器为盘式孔流型,其开孔率与布液孔的直径被设计为使液体分布器上保留的液位高度不少于5毫米,优选地,其开孔率不高于10%,布液孔直径为不小于5毫米。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充分利用负压实现无动力吸风,有效去除循环养殖水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既节能又环保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纯氧增氧的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水体中的新型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2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中的液体分布器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3A和3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中的拔风筒的结构示意图和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养殖水二氧化碳去除装置主要包括一塔体10,设在塔体10内部的多层填料层20,一连通塔体10上部的进水管路30,一连通塔体10下部的出水管路40,一设在塔体10侧壁靠近填料层20下方的进风口50,一穿设于塔体10的顶部中央的出风口(图中未标识参号)中的拔风筒60,以及一液体分布器70。
塔体10内部的填料层20由多层支撑板21和堆在该支撑板21上的填料22构成,所述填料22可以为规整填料或散装填料。若为散装填料,应当保证塔体10的内径D与填料22的直径d之比D/d>8,以便使流经填料22的气液分布均匀。所述填料层20的整体高度可以为1~1.5m。填料层20的支撑板21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来支撑填料22的重量。支撑板21的开孔率较大,使气液可以顺利通过,一般可采用孔板型、栅板型、栅梁型、气液分流型等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