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脒类化合物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6690.1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俊;张祺;李伯耿;朱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4;C08F2/38;C08F4/00;C08J3/16;C08J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化合物 制备 可逆 凝聚 再分 胶乳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体乳液的配置:将一定量的含脒基化合物溶于水后,一次性或逐渐加入一定量的单体,充分搅拌预乳化,得到单体乳液,含脒基化合物的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0.1~5%,单体质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10~40%;
(2)乳液聚合:将引发剂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单体乳液中,引发剂用量为单体乳液质量的0.1~0.5%,加热开始反应,聚合温度控制在40~80℃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4~12小时,便可以得到高转化率的聚合物胶乳;
(3)聚合物胶乳的可逆凝聚与再分散: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通氮气、氩气或空气,同时加热,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或者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加入少量碱溶液至pH达到9~10,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向已发生凝聚的的胶乳中通二氧化碳气体,便可以实现再分散为稳定的胶乳。
2.一种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体乳液的配置:将一定量的含脒基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一次性或逐渐加入一定量的单体,充分搅拌预乳化,含脒基化合物的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0.1~5%,表面活性剂用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0.1~5%,单体质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10~40%;
(2)乳液聚合:将引发剂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单体乳液体系中,引发剂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1~0.5%,加热开始反应,聚合温度控制在40~80℃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4~12小时,便可以得到高转化率的聚合物胶乳;
(3)聚合物胶乳的可逆凝聚与再分散: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通氮气、氩气或空气,同时加热,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或者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加入少量碱溶液至pH达到9~10,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向已发生凝聚的的胶乳中通二氧化碳气体,便可以实现再分散为稳定的胶乳。
3.一种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体乳液的配置:将一定量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一次性或逐渐加入一定量的单体,充分搅拌预乳化,表面活性剂用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0.1~5%,单体质量为单体乳液总质量的10~40%;
(2)乳液聚合:将含脒基的引发剂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单体乳液体系中,引发剂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0.1~0.5%,加热开始反应,聚合温度控制在40~80℃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4~12小时,便可以得到高转化率的聚合物胶乳;
(3)聚合物胶乳的可逆凝聚与再分散: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通氮气、氩气或空气,同时加热,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或者往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中加入少量碱溶液至pH达到9~10,实现乳胶粒子的凝聚;向已发生凝聚的的胶乳中通二氧化碳气体,便可以实现再分散为稳定的胶乳。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脒基化合物包括含脒基共聚单体、含脒基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含脒基链转移剂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和权力要求3所述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单体为苯乙烯、羧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 -甲基苯乙烯、氯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烷基乙烯基醚等。
6.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力要求3所述制备可逆凝聚与再分散胶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和两性乳化剂等;所述的阳离子型乳化剂有烷基伯胺盐、烷基仲胺盐、烷基季铵盐、醚结构季铵盐、酰胺结构季铵盐、杂环结构季铵盐、烷基双胍盐酸盐等;所述的非离子型乳化剂有聚氧乙烯羧酸酯类、多元醇羧酸酯类、聚氧乙烯多元醇羧酸酯类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等;所述的两性乳化剂有羧酸类、硫酸酯类、磷酸酯类、磺酸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6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