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费公路多功能收费车道控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712.4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中;刘木根;李斌;胡泰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中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费 公路 多功能 车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收费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费公路多功能收费车道控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和国家一级公路的不断发展、建设,收费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高速公路和国家一级公路的收费也从售手工票到电脑票、从车型计费到称重计费,收费手段也是越来越先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速公路和国家一级公路实行全自动收费将是我国收费公路事业发展的趋势,但发展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江西省在部分收费站安装试点的不停车收费车道(智能交通控制器ETC)就是一种全自动收费车道,目前还只是针对免费车和小轿车等VIP客户,据了解,目前,使用全自动收费车道的车辆寥寥无几,只有通行车辆的几千分之一左右。真正实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还需假以时日。
前几年,针对这种现状,申请人研发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卡自动发卡装置(专利号;ZL2009 1 0115191.5)就是一种能自动记录进站车辆的进站名称、时间、车牌、车型、车情等信息,满足现行通行卡人工发卡的全部工作内容,自动控制入口车道相关设施、设备对进站车辆进行自动发卡放行的系统。无需收费员人工值守,由司机自主按键取卡,是一种半自动收费车道,目前已在江西全省和国内部分省区推广应用。自动发卡装置是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和以后全自动收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它还无法实现全自动收费。
目前国内收费公路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人工收费方式,主要是使用IC卡和现金,由收费员人工发卡收费;二是半自动收费方式,主要是采取入口车道由司机在自动发卡机上取IC卡和在出口车道上由司机使用预存卡(江西为赣通卡)自主缴纳;三是全自动收费方式(简称 ETC),主要是利用安装在车内的电子钱包进行身份识别并能使车辆自动缴纳通行费,这种收费方式由于受通行车道数量、车辆使用范围的限制和设置站点的影响,短时内还不能普及,但这种收费方式是所有收费公路的最终选择。高速公路全自动收费方式收费的应用,将使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发生质的飞跃,据测算,ETC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传统人工收费车道的5~8倍,车辆在通行ETC车道时无需停车即可快速驶过,是缓解收费站拥堵状况的有效手段。对于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单位而言,通过大力推广电子收费应用,可减少甚至避免扩建收费站车道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可快速提高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但实际中,人工车道排成长队,不停车电子收费(ETC)通道却冷冷清清。据了解,正是因为安装ETC车道的站点不多(江西省高速公路约150个收费站只安装有不足20多个)、ETC出、入口车道少等原因,造成使用者寥寥无几,使得ETC的便捷功能显现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如在目前现有的所有收费站实行全自动收费(六车道以上才能安装ETC),由于我省大多数收费站是五车道以下,有的只有两车道(一入一出),扩建专用的ETC通道,就必须要拆迁征地,这样不但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要消耗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物力,却又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况且,目前ETC通道是专道专用,在小型收费站也就无法普及,当ETC通道过往车辆偏少时,不但没有提高通行能力,反而还降低了整个收费站的车辆通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现有的出、入口车道兼容人工收费车道、ETC车道、自动发读卡车道三种功能、使各种车辆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收费站出入口车道、最大程度疏通收费广场上的车辆、又无须征地再建新的车道、安全快捷的收费公路多功能收费车道控管系统,它不但能提供非常准确的车情、车型、车轴、车牌等信息,还能加快收费车道车辆通行能力,降低收费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中,未经王铁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