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748.2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芮飞云;芮代友;奚正玉;奚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飞云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导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电力线缆成缆设备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电力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电力电缆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对电力线缆生产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线缆在安装时必须具有柔韧性、任意盘卷和抗拉性能,这样就要求将单导线绞合成一只直径的绳索状。然而,在绞制成绳索状时,容易形成一股反作用力,即自身形成扭转。应该对导线进行退扭,尽量使其不具有旋转的反作用力。
在现有技术中,大型的成缆设备上仅采用退扭盘或退扭环,虽然具有退扭作用,但是,设备的使用寿命短,同时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其目的是使导线更好地退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所述的成缆设备包括主轴、笼架总成、多个线盘架总成,所述的笼架总成的端部为绞盘,所述的绞盘上设齿轮回扭总成,所述的齿轮回扭总成的结构是:在所述的主轴上设主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的线盘架总成的支承轴位于所述的绞盘的一端,设行星齿轮,所述的主轴齿轮和行星齿轮之间,通过过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过桥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在所述的绞盘上。
当所述的线盘架总成的数量为偶数时,所述的过桥齿轮的数量为该偶数的一半;每一个所述的过桥齿轮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的行星齿轮啮合。
所述的行星齿轮的齿数与所述的主轴齿轮的齿数相等。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轴转动,按照一定速比将其传递到状在线盘架总成上的导线上,导线在运转的同时,自动地不形成扭转的反作用力,所以线缆的性能更加稳定,提高了电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齿轮回扭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的齿轮回扭总成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传动齿轮箱,2、笼架总成,3、齿轮回扭总成,4、制动架总成,5、线盘架总成,6、尾轴承座总成,7、主轴,8、绞盘,9、主轴齿轮,10、过桥齿轮,11、行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和图3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所述的成缆设备包括主轴7、笼架总成2、多个线盘架总成5,所述的笼架总成2的端部为绞盘8。
笼架总成2的两端通过绞盘8与主轴7构成一个整体,线盘架总成5通过绞盘8安装在笼架总成2上。
主轴7的一端安装在传动齿轮箱1上,通过电机及动力传动机构即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主轴7的旋转,即实现成缆的所需的运动。主轴7的另一端安装在尾轴承座总成6上。
在绞盘8的下方设制动架总成4,所述的制动架总成4为气动机构,线缆设备在断线等情况下,要求设备立即停止运转,反应速度要快。制动架总成4设置在负载最重的部位,即绞盘8位置.通过制动架总成4,在保证工作运转需要的同时,又可以实现刹车平衡,各部件不会产生惯性而导致的牵动,同时对电机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使导线更好地退扭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成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其中所述的绞盘8上设齿轮回扭总成3,所述的齿轮回扭总成3的结构是:
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主轴7上设主轴齿轮9,在每个所述的线盘架总成5的支承轴位于所述的绞盘8的一端,设行星齿轮11,所述的主轴齿轮9和行星齿轮11之间,通过过桥齿轮10啮合传动,所述的过桥齿轮10通过齿轮轴安装在所述的绞盘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飞云电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飞云电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照明部件
- 下一篇:在线交互式教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