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压载舱防腐无溶剂环氧涂料改性添加剂及改性环氧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7074.8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祥;郭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美龙(南通)重防腐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7/12 | 分类号: | C09D7/12;C09D163/00;C09D177/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景志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压载舱 防腐 溶剂 涂料 改性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腐涂料,尤其涉及一种能满足船舶压载舱长效防腐的无溶剂改性环氧涂料。
背景技术
船舶的压载水舱工作环境恶劣,海水与空气干湿交替频繁,结构复杂不易进行清洁和涂装维护,是船舶各舱室中腐蚀最为严重的部位之一。而压载舱的腐蚀问题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些重大船舶事故便是由于压载舱严重腐蚀导致结构强度大幅下降而造成的。为此提升压载舱防腐涂料的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广大船东和国际海事组织的关注重视。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8年通过了强制性的新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将压载舱防腐涂料的使用寿命规定为15年以上。在新的涂层标准里制定了严格的实验程序,所有要求涂料必须通过此项实验才可以用于压载舱防腐。
目前市售的压载舱防腐涂料含有溶剂,危险性高,不安全,不环保,浪费能源等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含有溶剂的涂料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无溶剂环氧涂料,其虽然环保,但是其存在防腐性能差,粘度大,干燥后漆膜比较脆,韧性差,耐阴极剥离性能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船舶压载舱防腐无溶剂环氧涂料改性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含任何挥发溶剂、粘度低、防腐性能好、施工方便、漆膜强度高、韧性好、附着力优异、耐阴极剥离性能好能满足船舶压载舱长效防腐的无溶剂改性环氧涂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一种出上述涂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压载舱防腐无溶剂环氧涂料改性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组分及用量如下:
聚异丁烯树脂 30~35wt%
酚醛环氧树脂 20~25wt%
石油树脂 40~50wt%
所述聚异丁烯树脂为分子量在1000~1400的液态树脂。
所述酚醛环氧树脂为双酚F酚醛环氧树脂。
所述碳氢树脂为碳氢石油树脂。
加入聚异丁烯树脂可以提升涂层的柔韧性,增加附着力。加入酚醛环氧树脂可以增加耐水和耐化学品性能。加入C9碳氢树脂可以降低体系粘度,增加涂层的浸润性,增加柔韧性。将此三种改性树脂以合适的比例加入环氧树脂中进行改性,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柔韧性,降低粘度,增加耐水和耐化学品性能,提升附着力。
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可以添加入现有技术人任意一个无溶剂环氧涂料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
一种船舶压载舱防腐无溶剂改性环氧涂料,所述涂料组分及用量如下:
B组分:
一种制备上述的船舶压载舱防腐无溶剂改性环氧涂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上述的各组分及用量准备原料;
(2)A组分的制备:将低粘度环氧树脂、上述添加剂、活性稀释剂及分散剂依次投入分散釜高速搅拌均匀,投入防沉抗流挂剂及颜填料高速分散至细度80微米,分散釜内温度保持60~75℃,10~30分钟;投入附着力促进剂及抗划痕腐蚀剂、脱泡剂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过滤灌装;
(3)B组分的制备:投入聚酰胺,慢速搅拌下加入异佛尔酮二胺,继续搅拌1小时后,停止搅拌,保持温度20~30℃,24小时;检测胺值合格后,加入环氧树脂及促进剂混合均匀后,过滤灌装。
在本发明上述步骤中,其中步骤(1)温度需要保持在60~75℃之间,严禁温度超过75℃,在该温度范围内,对提升涂料性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让低粘度环氧树脂、添加剂中的改性树脂的分子链充分打开舒展,不产生缠绕,降低粘度;其次,可以让颜料与树脂充分浸润,达到涂料最理想的状态;第三,激发聚酰胺蜡粉的活性,提升颜料的抗流挂性和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添加剂具有降低无溶剂环氧涂料的粘度,漆膜韧性较之现有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增加涂料的耐阴极剥离性能及附着力。可以作为无溶剂涂料的添加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美龙(南通)重防腐涂料有限公司,未经欧美龙(南通)重防腐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