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保障性住宅住户身份识别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7598.7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坤;李博;郭松;赖昌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求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24;H04L9/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保障 住宅 住户 身份 识别 网络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装置、控制设备及网络设备组成的身份识别管理系统及其软件实现方法,应用于住户身份识别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这种政策性的优惠是政府为保证民生而施行的。由于保障性住房的优惠性,目前已出现利用保障性住房无法严格监管的漏洞,而利用保障性住房实现其他用途。例如,申请到保障性住房的住户并非真正需要的住户,而造成长期空房无人居住;或者将保障性住房高价转租给其他人而实现盈利。住房管理中心很难也无法对保障性住房的住户进行日夜监管,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因此,提出一种可以对住户身份识别的管理系统,用于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和提高住房管理中心的监管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目的,而提出一种可以真正对住户(尤其是针对保障性住房的住户)实现身份识别的智能管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针对保障性住宅住户身份识别网络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小区的多个小区子系统和住房中心子系统,小区子系统和住房中心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通信连接;其中,
小区子系统,包括:身份采集建模分析一体设备、局域网交换机、机房管理服务器和小区数据库服务器组成,
身份采集建模分析一体设备,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并进行身份建模,再与小区数据库服务器内的建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并接于局域网交换机,
局域网交换机,进行局域网交换通信,局域网交换机还连接于机房管理服务器,
机房管理服务器,对建模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和进行住户身份建模,连接小区数据库服务器,并接入互联网,
小区数据库服务器,对建模数据进行存储记录,连接机房管理服务器;
住房中心子系统,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和住房中心终端机组成,
中心管理服务器,接入互联网,对各小区子系统传来的建模数据和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和进行住户身份建模,并连接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对各小区子系统传来的建模数据和分析数据进行存储记录,并连接住房中心终端机,
住房中心终端机,对所有建模数据进行管理和进行异常信息的报警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身份采集建模分析一体设备至少包括:
一CPU单元,其通过内部总线接口接于内存单元、外存储器单元和网卡单元,其通过外部通信接口连接图像采集单元和人体检测单元;
一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处理电路,输出至微控制单元的外部通信接口;
一人体检测单元,侦测人体存在,输出触发信号至微控制单元的外部通信接口;
一内存单元,暂时存储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身份建模的临时数据和进行模型分析比对的临时数据;
一外存储器单元,存储采集的图像数据;
一网卡单元,通过网卡接口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和行身份建模数据传输至局域网交换机。
基于上述的针对保障性住宅住户身份识别网络管理系统而实现的住户身份识网络别管理方法,包括:(a)建模步骤、(b)分析比对步骤和(c)报警步骤:
(a)建模步骤包括:(a1)住户建模步骤和(a2)非住户建模步骤,其中:
(a1)住户建模步骤:
授权的住户通过小区子系统的身份采集建模分析一体设备进行自主的身份建模,建模数据通过局域网交换机传输至小区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并通过互联网与住房中心子系统的中心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
或者,授权的住户通过住房中心子系统的住房中心终端机和中心管理服务器直接进行身份建模,建模数据直接存储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互联网与小区子系统的小区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
(a2)非住户建模步骤:
非授权的住户由小区子系统的身份采集建模分析一体设备进行系统自动的身份建模,建模数据通过局域网交换机传输至小区数据库服务器存储;
(b)分析比对步骤具体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求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求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