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盘式曲面浮桥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8751.8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炜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炜洵 |
主分类号: | E01D15/14 | 分类号: | E01D15/14;E01D19/1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曲面 浮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盘式曲面浮桥(以下简称:浮桥),尤其涉及增加以桥面板设备、水陆立桩设备相互连接进一步做浮桥平衡物的浮桥。桥面板设备由上段部分顶棚板、中段部分护栏板和路面板、下段部分路面板组成。水陆立桩设备由立桩、浮动箱组成。同时阐述应急救援浮桥设备由车架、固定螺纹钻杆、漂浮绳索箱和平衡曲面底座组成。
背景技术
人们做浮桥时,通常是以密闭容器能排开水量的多少作为浮力,漂浮在水上。这样浮桥在排水量一定的情况下,一旦重心稍有偏移就很容易左右摇晃,浮桥不稳,同时密闭容器放置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运输和架桥。现有改进型浮桥:“可空运水上吸盘式曲面浮桥”专利号:ZL 2009 2 0144566.6改进了浮桥的部分不足,浮桥用曲面做底座,弧型曲面板做桥面,两侧牵拉漂浮绳索做辅助;浮桥具有浮力、新增水面吸附力、新增水面平衡力矩、新增漂浮绳索两侧拉力,组件叠落放置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浮桥更加平稳、移动便捷、架桥迅速;为适应长距离水面架桥和短距离应急救援架桥的需要,浮桥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桥,是提供一种以增加连接桥面板设备、水陆立桩设备直接做浮桥的平衡物的浮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浮桥以增加桥面板设备、水陆立桩设备组成;桥面板设备分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三部分曲面相互连接,上段部分是桥面的顶棚板,为弧型的曲面,用于挡雨雪遮光线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中段部分为弧型的曲面,与上顶棚板扣合连接,与下路面板相对贴面连接,是浮桥的护栏板和路面板,用红、橙、黄、蓝颜色标识相对安全区域;下段部分为弧型曲面板,与中段部分叠加共同组成浮桥的路面板,同时连接浮桥平衡曲面底座部分;桥面板设备曲面部分侧面有孔洞,用于缓解风和水的冲击力或在浮桥安装风力和水流发电机。
水陆立桩设备由立桩和浮动箱组成,立桩为在水中或陆地设立的固定桩,浮动箱套在立桩外侧,浮动箱可随水位上下浮动,浮动箱与立桩滑动制约,浮动箱与漂浮绳索挂钩锁连接;浮桥可根据水陆立桩设备立桩之间的距离,分段移动其中浮桥局部,解决航道分时通航问题。
应急救援浮桥设备由车架、固定螺纹钻杆、漂浮绳索箱和平衡曲面底座组成。使用时车架和漂浮绳索箱用固定螺纹钻杆与陆地固定连接;平衡曲面底座与车架挂钩锁连接;平衡曲面底座整体叠压延伸,两侧牵拉漂浮绳索,平衡曲面底座连通体受到左右三角形稳定性绳索的约束,不能左右位移,受到浮力和吸附力共同的约束,保持在水面不能上下移动,这样在操作下沿水平面向对岸延伸,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避免限距内人员下水的危险困境)。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是桥面板设备图。
图2是水陆立桩设备图。
图3是应急救援浮桥设备图。
图中1.上段部分顶棚板,2.中段部分护栏板和路面板,3.下段部分路面板,4.立桩,5.浮动箱,6.车架,7.固定螺纹钻杆,8.漂浮绳索箱,9.平衡曲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事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由增加的桥面板设备、水陆立桩设备和应急救援浮桥设备组成;桥面板设备由上段部分顶棚板1、中段部分护栏板和路面板2、下段部分路面板3组成;中段部分护栏板和路面板2与上段部分顶棚板1扣合连接,与下段部分路面板3相对贴面连接;桥面板设备的护栏和桥面用红、橙、黄、蓝颜色标识相对安全区域,桥面板设备曲面部分侧面有孔洞,用于缓解风和水的冲击力或在浮桥安装风力和水流发电机;水陆立桩设备由立桩4和浮动箱5组成;浮动箱5套在立桩4外侧,浮动箱5随水位上下浮动,浮动箱5与立桩4滑动连接,浮动箱5与漂浮绳索挂钩锁连接;浮桥可根据水陆立桩设备立桩4之间的距离,分段移动其中浮桥局部,解决航道分时通航问题;应急救援浮桥设备由车架6、固定螺纹钻杆7、漂浮绳索箱8和平衡曲面底座9组成;车架6和漂浮绳索箱8用固定螺纹钻杆7与陆地固定连接,平衡曲面底座9与车架6挂钩锁连接;平衡曲面底座9整体叠压延伸,两侧牵拉漂浮绳索,平衡曲面底座9连通体受到左右三角形稳定性绳索的约束,不能左右位移,同时受到浮力和吸附力的共同约束,保持在水面不能上下移动,这样在操作下沿水平面向对岸延伸,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避免限距内人员下水的危险困境)。
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主要是有可通航和应急救援的特点和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炜洵,未经吴炜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8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