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嗪磷可乳化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8907.2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代新洪;林印孙;邹喜明;王成龙;李渊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4 | 分类号: | A01N25/14;A01N57/16;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张建新 |
地址: | 330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嗪磷可 乳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杀虫剂,具体涉及一种二嗪磷可乳化粒剂及二嗪磷可乳化粒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嗪磷为广谱、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农药(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有较好防效,也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适用于防治茶叶、水果、棉花、水稻、小麦、蔬菜、花卉等作物害虫及螨类的防治。
目前,二嗪磷有微乳剂、水乳剂和乳油三种剂型,但这三种剂型在速效性、持效性、环保性均有不足,存在药效不佳的问题,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二嗪磷才能达到杀虫的目的。且乳油剂型(EC)所用的溶剂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烃类物质,即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速效性、持效性优且环保的二嗪磷可乳化粒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嗪磷可乳化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二嗪磷可乳化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嗪磷20-60%,乳化剂5-10%,水溶性聚合物8-12%,余量为载体。
所述二嗪磷为液体。
所述乳化剂选自非离子和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磷酸酯、非离子硫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水溶性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中的一种,按1:8-12配成水溶液。
所述载体选自糊精、糖、尿素、硫酸铵、元明粉、碳酸氢铵、苯甲酸钠、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
一种二嗪磷可乳化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液体二嗪磷和乳化剂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二嗪磷被加入到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的乳剂,再将载体加入粘稠的乳剂中得到预造粒混合物,最后造粒并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为一种不加入有机溶剂的可乳化粒剂,使用时加水能完全乳化,使用低浓度便可得到高效果,药效优于相同有效成份的其它剂型;2、具有速效与持效性,能保持长期的优越效果;3、所述乳化剂具有高的HLB值,不容易被盐析出来,所述水溶性聚合物能在固化的制剂中保持胶体稳定性,能配制含有很多液体原药的可乳化粒剂,所述载体溶于水,用旋转挤压造粒机挤压成形的造粒方法可吸附很多的液体;4、颗粒形体便于包装和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20%二嗪磷可乳化粒剂。
液体二嗪磷20%,乳化剂YUS-FS1(非离子磷酸酯,竹本油脂生产)5%,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8%,余量为载体碳酸氢铵补足。先将二嗪磷和乳化剂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二嗪磷被加入到10%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PVA和水按1:10配成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的乳剂,再将载体碳酸氢铵加入到粘稠的乳剂中得到预造粒混合物,最后造粒并干燥。
实施例2:30%二嗪磷可乳化粒剂。
液体二嗪磷30%,乳化剂YUS-SB75(非离子和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竹本油脂生产)8%,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淀粉钠(CMS)10%,余量为载体苯甲酸钠补足。先将二嗪磷和乳化剂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二嗪磷被加入到8%羧甲基淀粉钠(CMS)的水溶液(CMS和水按1:8配成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的乳剂,再将载体苯甲酸钠加入到粘稠的乳剂中得到预造粒混合物,最后造粒并干燥。
实施例3:40%二嗪磷可乳化粒剂。
液体二嗪磷40%,乳化剂YUS-CH7000(非离子和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竹本油脂生产)9%,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2%,余量为载体硫酸铵补足。先将二嗪磷和乳化剂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二嗪磷被加入到1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水溶液(CMC和水按1:12配成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的乳剂,再将载体硫酸铵加入粘稠的乳剂中得到预造粒混合物,最后造粒并干燥。
实施例4:50%二嗪磷可乳化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8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