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在高寒地区新建围墙防裂防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9099.1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如海;李焕军;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高寒 地区 新建 围墙 防裂防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高寒地区新建围墙防裂防倒结构。
背景技术
围墙是一种非承重建筑物,建筑时对其基础结构要求较简单,只要地基板实,常规基础深数百毫米就足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高寒地区建筑施工通常避开寒冷的冬季,其它时段只要按照建筑规范施工,所建围墙完全达到质量要求,不会自行产生裂纹或倒塌。现实中高寒地区新建的围墙经过第一个冬季后总会有部分产生裂纹,严重者甚至发生墙体倾斜或倒塌。发生此类问题之后即使将损坏的围墙拆掉加固重建,来年仍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此问题一直困扰高寒地区的人们。究其原因,因高寒地区冬季雨雪较多,地基中所含土壤水较多,土壤水受冻后结成冰。从物理学中可知,水温达0℃就开始结冰,冰的体积为水的体积1.09倍。由于围墙地基结冰后体积增大必然向外扩张,所产生的外胀力构成对围墙结构的破坏力,形成俗称“翻浆”现象。如果新建围墙所在地基地质条件相同,其含水量必然也相等,地基结冰后产生外胀力没有量的差异,外胀力使围墙整体均匀上移不会产生破坏。若新建围墙所在地基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必然构成含水量有差异,地基结冰后因膨胀量不等值,所产生的外胀力不等,围墙受到不等值的外胀力作用必然产生裂纹,严重者甚至造成围墙倾斜或倒塌。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高寒地区通常采用加深地基的办法来避免发生新建围墙地基“翻浆”,现有技术尽管有效,但仍不能彻底解决围墙产生应力裂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在高寒地区新建围墙防裂防倒结构,该结构主要采取阻断应力传递和降低应力发生的两条技术措施,实现地基受冻后所产生的应力自由释放,不涉及底座,确保墙体经过冬季之后不裂、不倒。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应用在高寒地区新建围墙防裂防倒结构,它包括墙体、墙垛、底梁、砂层、底座和地基。所述墙体、墙垛和底座均为垒砌结构。所述底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其截面形状为矩形。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座建在地基中,其深度h1=1500mm~2000mm, 底座为正四边锥台形,主体用毛石垒砌,周边外粉砂浆,在砂浆外层加涂沥青构成防水层,砂层介于沥青与地基之间构成应力吸收结构。在相邻两座墙垛底端同一水平线上横向架设底梁,悬置的底梁中部底面距地基表面垂直距离h2=50mm~100mm,墙体和墙垛分别同步砌在底梁及底座上。
上述结构中的底梁为直杆梁或朝上凸的圆弧梁。砂层为黄砂堆积层,处在底座与地基侧面之间的砂层厚度h3=100mm~150mm,处在底座底面与地基之间的砂层厚度为h4=150mm~25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架设底梁结构简单,施工容易;
2、悬置的底梁与地基不接触,在底梁上砌墙体稳定,可靠,即使地基结冰产生外胀力也不会作用到墙体,所以围墙的墙体不会产生应力裂纹,更不会发生倒塌事故;
3、用毛石垒砌正四边锥台形底座的主体,外加砂浆层和沥青层构成防水层,加之毛石不吸水,底座受冻无结冰条件,底座结实,建在之上的墙垛和底梁稳定。另外,相邻底座之间的地基截面为燕尾形,地基与底座结合面之间的砂层构成应力吸收结构,一旦地基受冻后产生的外胀力得到自由释放,不波及到墙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梁为直杆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梁为朝上凸的圆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并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锦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品防盗锁扣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压型钢板与钢梁表面贴合用压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