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Cu-Fe-Co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及其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工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9426.3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德;熊莲;丁飞;陈盛;华维;温晓娜;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8 | 分类号: | B01J23/78;B01J23/83;B01J23/889;B01J37/02;C07C29/156;C07C31/12;C07C31/10;C07C31/08;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气 合成 低碳醇 cu fe co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工艺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Cu-Fe-Co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u-Fe-Co基催化剂表达式为:CuaFebCocMd/SiO2、或CuaFebCocMd/Al2O3、或CuaFebCocMd/(SiO2+Al2O3);其中M是过渡金属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或者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组合,催化剂载体为SiO2、或Al2O3、或SiO2和Al2O3混合;以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催化剂中负载的活性组分Cu、Fe、Co和M占催化剂总量分别为a、b、c和d,且a=10~35%,b=10~35%,c=1~10%,d=0~5%,催化剂载体为15~7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Fe-Co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选自Cr、Zr、Mn、Mo、Ni、V、Rb、Cs、Li、Na、K、Ca、Mg、Ba、C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Fe-Co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为SiO2或Al2O3或SiO2和Al2O3混合物;当催化剂载体为SiO2和Al2O3混合物时,SiO2和Al2O3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
4.权利要求1所述的Cu-Fe-Co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Cu、Fe、Co、M的硝酸盐、或醋酸盐、或草酸盐、或柠檬酸盐的水溶液,或含30%以下的乙醇、或丙酮、或乙二醇及上述物质的混合水溶液,浸渍催化剂载体0.5~12小时,浸渍后烘干,然后以1.0~10℃/min的速率升至300~500℃焙烧3~12小时,接着自然冷却至室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Cu-Fe-Co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工艺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Cu-Fe-Co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合成低碳醇工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u-Fe-Co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条件为:压力1.5~10.0MPa,温度210~450℃,空速500~14000h-1,H2/CO=0.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4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