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钥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29745.4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20 | 分类号: | G06F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钥匙,特别是一种密钥。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工业应用中设备某些重要工艺参数及设备系统参数都是通过各种人机界面(如触摸屏)来完成更改,通常这种更改是由有授权的人员根据设备及工艺需要通过密码登陆的形式来更改,但密码非常容易被外泄,如输入过程中被无授权人看到并记下或通过其他不正常手段获取,而一旦被泄露,非授权人就会通过更改某些参数来达到他们的一些个人目的,轻则引起设备故障,重则引起批量质量事故,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的密码输入方式、密码的输入过程不可见、即使密码外泄如无此装置也无法输入、且密码更改方便快捷的密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钥,由单片机为主体构成硬件,C语言作为软件所构成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单片机的P1.0与P1.1分别与数据光耦、同步光耦相连并最终连接到九针串口,P1.1同时连接同步信号指示灯,九针串口与PLC普通I/O口相连接,按键与单片机的P3.2相连。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AT89S52单片机。
所述的单片机连接充电指示灯,充电指示灯通过稳压电路连接滤波电容,滤波电容通过整流二极管连接充电插座,稳压电路由电阻所组成的分压网络与充电三极管的B极连接组成。
所述的单片机与照明电路驱动三极管的B极连接,照明电路驱动三极管的C极与发光二极管连接,其E极连接限流电阻。
所述的单片机的P1.0引脚与开机指示灯连接,其第9引脚与复位电容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单片机的P1.0与P1.1分别与数据光耦、同步光耦相连并最终连接到九针串口,P1.1同时连接同步信号指示灯,九针串口与PLC普通I/O口相连接,按键与单片机的P3.2相连的结构形式,因而,密码的输入过程不可见、即使密码外泄如无此装置也无法输入、且密码更改方便快捷,能有效地遏制生产过程密码易泄、工艺参数易被修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具体结构示意图
1、充电插座2、九针串口3、按键4.、发光二极管5、开机指示灯6、充电指示灯7、同步信号指示灯8、充电三极管、9.照明电路驱动三极管10、滤波电容11、同步光耦12、数据光耦13、限流电阻14、电阻15、复位电容16、单片机17、安装孔18、整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充电插座1与整流二极管18连接,整流二极管18连接滤波电容10进行滤波,滤波电容10连接电阻14所组成的分压网络和充电三极管8的B极连接所组成稳压电路,充电三极管8的E极通过充电指示灯6与单片机16连接,其C极与整流二极管18连接,单片机16采用AT89S52单片机,其P1.0与P1.1分别与数据光耦12、同步光耦11连接,P1.1同时连接同步信号指示灯7,相连后连接于九针串口2,按键3与单片机16的P3.2相连,三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4与照明电路驱动三极管9的C极连接,照明电路驱动三极管9的E极连接限流电阻13用以限流,其B极连接单片机16,开机指示灯5与单片机16的P1.0引脚相连,复位电容15与单片机16的第9引脚相连接,17为安装孔。
使用时,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C编程,单片机的P0.0为数据口,P0.1为同步信号口,都通过光耦与九针串口相连,按键与P3.2相连接,键按下后P3.2变为低电平,当输入密码时数据位在40ms通30ms断的同步脉冲作用下(1ms=1/1000S),通过与九针串口相连PLC的I/O口将数据快速送入的CPU中,长按按键3秒,开机指示灯亮起,密钥启动;按下按键时间长于1秒,密钥则开始向PLC发送密码数据,此时的同步信号指示灯闪烁,若指示灯不闪则说明I/O点未连接异常,密码不能正常传输,密码传输完毕同步信号灯熄灭;快速连续按动两下按键则前端三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点亮,可作为照明使用,再按动一下灯熄灭;长按按键超过3秒,或不使照明情况下2分钟内没有进行键操作则密钥自动关机以节省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实验用滴管
- 下一篇: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