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光装置的面板灯和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9788.2 | 申请日: | 200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下垣智子;濑尾哲史;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3/04 | 分类号: | H05B33/04;H05B33/20;H01L51/5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光 装置 面板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381017492.4、申请日为2003年12月15日、发明名称为“发光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用了可场致发光的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此外,还涉及把上述发光装置作为零件安装的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近年,作为自发光型的元件,使用通过施加电场发光(场致发光)的物质(以下称为“EL材料”)的发光元件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特别是作为EL材料使用了有机化合物的元件(以下,称为“有机发光元件”)倍受关注。此外,提出了使用了有机发光元件的各种发光装置,特别期待对显示器的应用。
有机发光元件是具有把包含场致发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以下,记为“有机发光层”)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构造的元件。该发光机构通过在电极间施加电压,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场致发光层中再次结合,形成激发状态的分子(以下,记为“激发分子”),在该激发分子返回基态时释放能量发光。把来自这样的激发分子的发光称为发光(luminescence)。
进而,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发光(luminescence)中,有从单项态激发状态返回基态时的发光(荧光)和从三重项激发状态返回基态时的发光(磷光),但在本说明书中假设包含使用了任何一方的发光。
在这样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有机发光层通常为叠层构造。有代表性的可以列举“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这一叠层构造(参照非专利文献1)。该构造发光效率非常高,现在正在进行研究开发的有机发光元件几乎都以该构造为基础构筑。
参考(非专利文献1)
C.W.唐等,应用物理学(アプライドフイジクスレタ-ズ),Vo1.51,No.12,913-915(1987)
此外,也可以考虑在阳极上按照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或者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的顺序进行层叠的构造等。此外,还提出了对发光层掺杂荧光性色素等的方法等。进而,作为在这些层中使用的材料,有低分子类材料和高分子类材料,低分子类材料主要用真空蒸镀法成膜,高分子类的材料以湿式涂抹法成膜。
进而,在本说明书中,因为把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全部层总称为有机发光层,所以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以及电子注入层全部包含在有机发光层中。
当把以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适用于发光装置,特别是适用于显示器那样的显示用途的情况下,和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具有没有视野角的问题的特征。即,作为在室外使用的显示器,提出了比液晶显示器还适宜,在各种形式下的使用的方案。
作为显示器的形态,除了分段(segment)形式外,还有在被设置成相互正交的2种带状电极之间形成有机发光层的方式(单纯矩阵方式),或者与TFT(薄膜晶体管)相连接在被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形成有机发光层的方式(有源矩阵方式)等。一般认为在像素密度增加的情况下,因为对每个像素(或者1点)分别设置开关的有源矩阵方式一方与单纯矩阵方式相比可以低电压驱动所以有利。
可是,在上述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构成有机发光层的材料因为由于氧或者水的存在容易因氧化或者吸湿而劣化,所以由此存在有机发光元件中的发光亮度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的问题。
因而,以往通过在有机发光元件的周围设置保护壳,在该壳内填充微粉末固定脱水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6-176867号公报),和在用密封容器等所形成的气密封性容器内封入有机发光元件,离开元件粘贴干燥剂的方法(特开平9-148066号公报)等,防止氧或者水分达到有机发光元件。
使用了以往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的构造是具有在衬底上形成作为具有透明性的电极的阳极,在阳极上形成有机发光层,在有机发光层上形成阴极的有机发光元件,把在有机发光层中产生的光从阳极取出到衬底一方(以下,称为下面射出构造)的构造。在下面射出构造中,为了防止氧、水分等到达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在有机发光元件上罩上密封容器。即使用以遮断光的材料形成的密封容器覆盖有机发光元件,因为在有机发光层上发出的光可以从未用密封容器覆盖的上述衬底一侧取出,所以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SPICE等效电路仿真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由烯烃制备醇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