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共面波导-双面平行双线转换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9836.8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俊;薄亚明;朱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0 | 分类号: | H01P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波导 双面 平行 双线 转换 接头 | ||
1.一种宽带共面波导-双面平行双线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在介质衬底(1)上设置用于连接共面波导段(2)、双面平行双线段(4)的过渡变换段(3);所述过渡变换段(3)包括顶层渐变过渡段(5)、顶层直线过渡段(6)、底层后过渡段(10)和底层前过渡段(11),前述各过渡段均为对称结构,其中,
顶层渐变过渡段(5)的一端与共面波导段的顶层馈线输入端连接,顶层渐变过渡段(5)的另一端与顶层直线过渡段(6)的一端连接,顶层直线过渡段(6)的另一端与双面平行双线段的顶层馈线输出端连接;
所述底层前过渡段(11)的一端与双面平行双线段的底层馈线输出端连接,底层前过渡段(11)的另一端与底层后过渡段(10)连接;其中,底层前过渡段(11)、底层后过渡段(10)均为渐变馈线,所述底层前过渡段(11)的渐变馈线与顶层直线过渡段(6)的垂直线形成底层前过渡段倾角(7);
所述底层后过渡段(10)包括第一渐变馈线、第二渐变馈线以及连接第一、第二渐变馈线的连接馈线;所述第一渐变馈线与顶层直线过渡段(6)的垂直线形成底层后过渡段上倾角(8),第二渐变馈线与顶层直线过渡段(6)形成底层后过渡段下倾角(9);
所述底层后过渡段下倾角小于底层前过渡段倾角,底层前过渡段倾角小于底层后过渡段上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共面波导-双面平行双线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顶层渐变过渡段(5)的长度在1.5-5.5毫米范围内;顶层直线过渡段(6)的长度在3.5-13.5毫米范围内;底层后过渡段(10)的长度在4-8毫米范围内;底层前过渡段(11)的长度在1.5-3.5毫米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共面波导-双面平行双线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底层前过渡段倾角(7)的角度在40-50度范围内,底层后过渡段上倾角(8)的角度在53-63度范围内、底层后过渡段下倾角(9)的角度在14-24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共面波导-双面平行双线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介质衬底(1)的介电常数范围为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8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网无线设备的倒换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芯棒及拉伸管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