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霉素GA3纯化及其水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0464.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飞;安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2 | 分类号: | A01N43/12;A01N25/1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霉素 ga sub 纯化 及其 水溶性 粉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的纯化及复配形成赤霉素GA3水溶性粉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霉素是一种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五大植物激素之一。主要用于促进瓜果植物的座果或无核果实的形成,促进叶菜类蔬菜植物的营养体的生长,打破植物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发育,延缓水果的衰老,起到保鲜作用,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时,可调节花期,促进制种父母本的抽穗,增加有效穗数和粒数,明显提高结实率。从生理效应和应用效果来看,赤霉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其中的GA3产生明显的作用,而GA1的存在,则降低了GA3的纯度,从而影响了GA3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GA3和GA1是同时存在于赤霉素中的一对极性相似的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由于自溶产物的增加,pH的变化,菌株的差异而导致GA1的产生,传统的分离方法都无法使GA1与GA3有效分离。赤霉素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能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酯等,难溶于煤油、氯仿、醚、苯、水等。干燥状态及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易分解。曾有人以乙醇、甲醇、丙酮和酯等为溶剂,对赤霉素GA3进行重结晶,去除其中的GA1,但效果都不明显,一次操作收率低,纯度差。专利CN89104019.6公开了采用丁酯等为溶剂对酸化的固体培养基中直接提取赤霉素。专利CN90102217.9公开了以大孔树脂吸附固体培养基中的赤霉素,再采用50~90 %(为质量百分比,下同)丙酮水溶液或60~95 %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提纯大孔树脂吸附的赤霉素GA3。专利CN91100074.7公开了采用有机磷或胺萃取剂和磺化煤油组成的有机相萃取赤霉素,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反萃提纯赤霉素GA3。专利US4814470A采用乙醚和丙酮作为溶剂,而在专利CN2005100496180公开了沸腾的50 %丙酮水溶液为溶剂进行重结晶。
同时,GA3结构含有四个环,一个内酯环,八个手性碳,二个羟基,二个双键和一个羧基,由于官能团的特殊排列方式以及几个易变化部位的相互牵制,使得它在很温和的条件下就有发生重排或异构化的可能,尤其水溶液为中性或碱性条件。虽然其结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是稳定的,便于运输,且保质期较长,但使用时需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其溶解,再按所需浓度兑水稀释,而加水不当又容易再结晶,从而影响药效,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一些复配工艺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赤霉素的稳定性和溶解能力。专利CN99109696.7公开了一种将将醇溶性赤霉素和多效唑复配的工艺,能有效提高作物对赤霉素的吸收效果。专利CN90106601.X公开了醇溶性赤霉素与硼酸和尿素等复配工艺,降低了赤霉素用量且还具有一定增产作用。专利CN201010202024公开了赤霉素与润湿渗透剂、分散剂、崩解剂、粘合剂、填料和泡腾剂等进行造粒或压片,形成可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的赤霉素复配产品。目前还很少水溶性赤霉素产品制备的报道。在CN2010020224专利中需要造粒和压片等步骤,增加了制备成本,且产品尺寸增加降低了溶解速率,颗粒及片剂溶解的首要推动力是泡腾剂水解形成的分散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水溶性赤霉素GA3粉剂的方法,该赤霉素GA3粉剂复配配方中包括GA3细晶粒、分散剂、pH值调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和抗氧化剂,复配过程仅将各原料简单机械混合即可,不需要造粒和压片等繁琐过程,操作简单,降低制备成本。本发明制备的GA3复配产品细度均匀、流动性好、在水中溶解迅速、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于水中,能充分发挥药效。本发明制备的GA3复配产品能直接溶于水,用户使用简单便利,且使用的pH值调节助溶剂能保证GA3在较大的稀释倍数的水溶液中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结构,利于作物吸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维·哒螨灵乳油
- 下一篇: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