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棘轮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0489.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坤 |
主分类号: | F16D41/18 | 分类号: | F16D41/18;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棘轮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棘轮,尤指一种结构稳定可靠适用性强的单向棘轮。
背景技术
目前,单向驱动机构普遍用于扳手、飞轮、椅背与椅座的旋转定位转轴及单向轴承等机构上,上述现有的单向驱动机构一般是通过配置棘轮与棘齿而可达到单向驱动的功效,而现有的单向驱动机构在实际运作上已臻于完美,唯可以进步的就是棘轮齿数的增加,可以降低其工作所需角度,然而棘轮齿数增加亦将会有容易崩坏以及抗扭力不足的问题存在。
如图11所示,是为现有用于扳手上的单向驱动机构,其主要是于一扳手91一端设有一容置槽92,并于该容置槽92中设有一棘轮块93,该棘轮块93外周围环设有若干个斜凹部94,且该各斜凹部94与该容置槽92内壁之间形成有若干个传动空间95,并于各传动空间95中分别置入有一滚柱96,利用滚柱96是可单向卡掣于该容置槽92内壁一侧,而可达到以扳手带动棘轮块93及其所套置的工件进行转动的功效。但是,此一结构设计的棘轮扳手,其虽可通过该各滚柱96使棘轮块93与容置槽92内壁间取得连动关系,而达到无段驱动工件而可在极小工作空间中操作使用的特点,但于实际使用上,由于其作用力会集中在棘轮块93的边缘,因此具有容易磨损的缺点,且于施力过大时,更会有滚柱96容易打滑的缺点发生,且对称式的结构将造成扳手本体过于肥厚,尤其不利于梅花棘轮板手的薄身制作;再者,抗扭力的程度远低于现有的棘轮扳手,必需再经过特殊的强化过程,才能符合抗扭力标准,因此将增加制作上的难度,而无法降低成本。
有鉴于此,故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首要课题,因此,本案发明人乃经过不断的苦思与试作后,才终于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且适用性强的单向棘轮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棘轮元件,它包含有: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槽及一第二槽,该第一槽中设有一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中央部位形成有可供带动一转动组件转动的传动部,该驱动轮外周面环设有一第一齿部,而该本体用以带动该驱动轮转动的方向界定成一驱动方向,且该第二槽于朝向该驱动方向的一侧具有一移位空间,并于该第二槽位于该移位空间另一侧的相对斜坡上设有一由若干个细齿连续排列构成的卡齿段;
一被驱动轮,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槽中,该被驱动轮外周面环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以及一可与该第二槽的卡齿段相对啮合的阻挡齿部,且该被驱动轮可受该驱动轮带动而朝该移位空间另一侧相对斜坡上的卡齿段方向滚动,并以其阻挡齿部相对啮合于该卡齿段上形成卡掣状态,而当该本体朝向相反该驱动方向转动时,该被驱动轮的阻挡齿部即会滚动远离于相对斜坡上的卡齿段形成空转状态。
所述本体由两相对的侧板所组成,并于该二侧板所组成的本体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不相连通的第一槽与第二槽。
所述被驱动轮的第二齿部与所述阻挡齿部分别环设于所述被驱动轮外周面的不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二槽中更区分有一第一区间与一第二区间,且于所述本体相对于该第二槽的一侧设有一连通至该第二槽中的弹抵件,而该被驱动轮可于该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中进行一切换动作,且通过该弹抵件的弹抵而可限制该被驱动轮容设于其中一区间中,并于该二区间中分别形成有一卡齿段,且该二区间的卡齿段呈反向设置。
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被驱动轮外周面更接设有一切换组件,且该切换组件可令该被驱动轮于该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中进行一切换动作。
所述本体呈一体式且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相互连通,而所述阻挡齿部设于所述被驱动轮第二齿部的各齿峰端面处,且该第二齿部与该阻挡齿部分别环设于该被驱动轮外周面的相同高度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强度及抗扭力较好,从而使作动上不易滑脱,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当本体朝向该驱动方向旋摆时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当本体朝向相反该驱动方向旋摆时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坤,未经陈振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开关的药瓶盖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清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