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高炉炉缸炉底炭砖环裂机理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0720.6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罗霞光;郭怀功;曾晖;程树森;王延平;潘宏伟;张英;周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高炉 炉缸炉底炭砖环裂 机理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研究高炉炉缸炉底炭砖环裂机理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电阻炉和尾气处理设备,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与电阻炉的进气口相连,电阻炉的出气口和尾气处理设备相连,所述的电阻炉内有加热装置和试样炭砖;
所述的试样炭砖外形轮廓为长方体,其外形尺寸为(350~400)mm×(100~200)mm×(150~200)mm;试样炭砖顶部有一个长方体空腔,其外形尺寸为(250~350)mm×(50~80)mm×(40~60)mm,在该空腔内设置一块与其外形尺寸相适应的密封盖;
在所述的密封盖上预留3个的通孔,在试样炭砖侧壁预留一个的通孔,通孔内分别安装有热电偶;
在所述的长方体空腔的下方设有扩散通道与其相连通,其外形尺寸为(250~300)mm×(50~80)mm×(40~60)mm;
在所述的扩散通道的下方设置坩埚槽与其相连通,其外形尺寸为(100~150)mm×(40~50)mm×(40~50)mm,其长度方向与扩散通道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所述的坩埚槽的底部设置有2~3个通气孔连通坩埚槽与试样炭砖外部,通气孔的外形为直径:(10~20)mm,高:(30~40)mm的圆柱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的材质也与试样炭砖的材质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试样炭砖的底部,加热装置为电阻加热器。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研究高炉炉缸炉底炭砖环裂机理的方法,步骤如下:
1)选取一块表面无裂缝的试样炭砖置于电阻炉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105~115℃,烘烤时间为22~24h;
2)空炉实验:开启电阻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向电阻炉内通入CO气体,CO气体的流量为16~35升/min,通气3分钟后关闭电阻炉的出气口,继续向电阻炉通入CO气体,当电阻炉内CO气体的气压达到3~4个大气压时,关闭电阻炉的进气口;开启电阻炉内的加热装置对试样炭砖进行加热,当炉内温度达到800℃时,维持此温度60分钟;继续加热,当炉内温度达到1000℃时,维持此温度60分钟,记录测量炭砖温度分布的4根热电偶的温度,以备后续电阻炉调温;加热结束后,取出试样炭砖,如试样炭砖出现新裂缝,对试样炭砖上出现的新裂缝进行编号标记、拍照;记录裂缝所对应位置的热电偶温度,直接对裂缝的断口进行形貌分析;
3)另取一块表面无裂缝的试样炭砖,在其内部的坩埚槽内放置固体钾金属,固体钾金属的质量为0.1-0.6kg;将试样炭砖放入电阻炉内,开启电阻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CO气体通过进气口通入电阻炉,CO气体的流量为16~35升/min,通气3分钟后关闭电阻炉的出气口,继续向电阻炉通入CO气体,当电阻炉内CO气体的气压达到3~4个大气压时,关闭电阻炉的进气口;
4)开启电阻炉内的加热装置对试样炭砖进行加热,当炉内温度处于800~900℃之间时,维持此加热状态70-74h;
5)取出试样炭砖,如无新增裂缝,则在扩散层底部和密封盖底部人工刻出裂缝,裂缝的位置与在热电偶设置的位置相对应,裂缝的宽度为1~2mm,裂缝方向与试样炭砖的宽度方向一致,开启电阻炉内的加热装置对试样炭砖进行加热,当炉内温度处于800~900℃之间时,维持加热状态94~98h;如有新增裂缝,直接进行步骤6);
6)将试样炭砖冷却至室温后,对裂缝进行XRD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和记录在加热时裂缝所对应位置的热电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