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线材退火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1529.3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正通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19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线材 退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线材退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线材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线材原始退火, 一般采用在井式电炉加热,由于表面和空气接触形成氧化层,材料又是成捆放入退火炉中,造成一致性不好(即金属线材内外温度不一致),不易保证质量;另外,材料冷却后还需要再经酸洗去除氧化皮,这样既造成材料的损失又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其可有效保证金属线材退火后的质量,同时工序减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包括加热炉、冷却水槽、氨分解炉氨罐以及收线机构;所述加热炉内设有若干根两端伸出所述加热炉外的不锈钢管,所述冷却水槽底部设有两端伸出所述冷却水槽外的与所述加热管数量一致的冷却管,所述不锈钢管与所述冷却管直线密封焊接,所述氨分解炉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与所述不锈钢管、冷却管相连通。
较优的,所述加热炉包括依次衔接的两加热区及一保温区;每个区均设有独立的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设在每个温区内的热电偶以及与该热电偶通过补偿导线连接的数显温控仪。
较优的,所述加热炉的每个区内分别均匀放置有由若干组电加热管,每组电加热管分别串接有电流表。
其中,所述电加热管由氧化铝管外表面缠有加热电阻丝组成。
所述氨分解炉连接有氨罐,用于将所述氨罐输入的氨气分解为氮、氢混合气体。
较优的,所述冷却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不锈钢管的直径。
较优的,所述送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较优的,所述冷却管、不锈钢管对直后与所述送气管道T型焊接。
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内设置有不锈钢管,并且该不锈钢管与冷却水槽底部的冷却管接通,在加热完毕退火进,再通过氨分解炉将混合气体充入,可以有效防止金属线材被氧化,从而大大提高了退火金属线材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放线机构放线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放线机构旋转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加热管排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加热管与电流表的接线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冷却管排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氨气送气管道与冷却管、不锈钢管的焊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加热管与不锈钢管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9所示,一种金属线材退火设备,包括有放线机构1、加热炉2、氨分解炉3、冷却水槽4、氨罐5、收线机构6;所述加热炉内2设有若干根两端伸出所述加热炉外的不锈钢管20,所述冷却水槽4底部设有两端伸出所述冷却水槽4外的与所述加热管数量一致的冷却管40,所述不锈钢管20与所述冷却管40直线密封焊接,所述氨分解炉3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与所述不锈钢管20、冷却管40相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由钢板做成的可旋转的圆盘11以及用钢管焊接成的放线架10构成,需要退火的成盘线材套入所述放线架10中。所述放线架10安放在所述可旋转的圆盘11上,通过该可旋转的圆盘11旋转带动所述放线架10转动进行放线。
所述加热炉2为长方体结构,整个加热炉由保温毡、轻质耐火保温砖、保温蛭石、耐火砖以及水玻璃砌成;较优的,所述加热炉2包括依次衔接的两加热区及一保温区;每个区均设有独立的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设在每个温区内的热电偶以及与该热电偶通过补偿导线连接的数显温控仪。
较优地,所述加热炉2每个区内分别放置有由若干组电加热管21,每组电加热管分别串接有电流表22。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管由氧化铝管23外表面缠有加热电阻丝24组成。
所述氨分解炉3连接有氨罐5,用于将所述氨罐5输入的氨气分解为氮、氢混合气体。
较优地,所述冷却管4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不锈钢管20的直径。
较优地,所述混合气体送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正通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正通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1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