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1685.X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强;范新;吴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思维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改性 天然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外面的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为天然石墨,包覆在内核外面的壳由内壳和外壳组成,所述内壳为含硼硬碳层,外壳为软碳层,所述天然石墨外包覆有含硼硬碳层,含硼硬碳层外包覆有软碳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墨为固定碳含量≥99.0%、粒径D50为8~25微米的类球形天然石墨,所述含硼硬碳层的质量是天然石墨质量的1~10%,所述软碳层的质量是天然石墨质量的1~10%。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1)将硬碳前驱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硬碳前驱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100,完全溶解后加入含硼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天然石墨,充分混匀,减压蒸出溶剂和水;
(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以2~3℃/分钟的速度升温到600~1000℃,保温1~5小时,再以2~3℃/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之后将材料破碎过筛,筛的目数为150~300目;
(3)将步骤(2)中的筛下物与软碳前躯体充分混匀,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保护的环境下,以2~3℃/分钟的速度,升温到2500~3000℃进行石墨化,保温1~5小时,再以2~3℃/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将石墨化处理后的材料破碎过筛,筛的目数为150~300,制成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硬碳前躯体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聚糠醇树脂、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苯酚中的至少一种,碳含量为50%~7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苯、甲苯、石油醚、二硫化碳或喹啉。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含硼溶液为硼酸、氧化硼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溶液的质量浓度1~5%,硼元素的质量占硬碳层质量的0.1~8%。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设备为气氛箱式炉、推板隧道窑炉、管式炉或回转窑炉。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设备为艾奇逊炉、碳管炉或串联式石墨化炉。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软碳前躯体为石油沥青或煤沥青或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的混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沥青或煤沥青的软化点为200~290℃,碳含量为70~80%,平均粒径为2~4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思维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思维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16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车式永磁组合断路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