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阿司匹林盐和铝镁盐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2481.8 | 申请日: | 201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符靠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靠 |
主分类号: | A61K33/10 | 分类号: | A61K33/10;A61K31/616;A61P9/10;A61P25/04;A61P29/00;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835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阿司匹林 铝镁盐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药物组合物,它由1~1000mg的阿司匹林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1~500mg的重质碳酸镁和1~500mg的甘羟铝以及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局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头痛、牙痛、月经痛、关节痛、神经痛或感冒发热,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或)周围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我国心脑血管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伞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脑血管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非专利文献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都相当高。在美国,一年中超过1亿5千张NSAIDs处方用于急慢性疼痛或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非专利文献2)。
阿司匹林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一方面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它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可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患者心脑血管病例如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局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目前已有超过10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汇总分析表明,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4,血管事件死亡率减低1/6。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CVD)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得到重视(非专利文献3、4)。另一方面,阿司匹林也被当作一种解热镇痛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能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体温正常者一般无影响,其镇痛作用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疗效,临床常用于头痛、牙痛、月经痛、关节痛、神经痛或感冒发热。
阿司匹林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例如阿司匹林氨基酸盐或阿司匹林金属盐,不仅与阿司匹林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而且水溶性好,容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同时氨基酸例如精氨酸或赖氨酸是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营养作用;另外,阿司匹林成盐或酯后,酸性大大减弱,同时通过工艺优化,甚至不与重质碳酸镁和甘羟铝发生配伍禁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国内外上市的阿司匹林盐口服制剂有精氨酸阿司匹林片、赖氨匹林肠溶片、赖氨匹林散、赖氨匹林肠溶胶囊、赖氨匹林颗粒剂以及阿司匹林锌胶囊等。
重质碳酸镁和甘羟铝均为抗酸药,能减少阿司匹林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对胃的刺激而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和重质碳酸镁以及甘羟铝组合成剂量固定配比的复方制剂,既能发挥阿司匹林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的药理作用,又能降低它的不良反应,同时改善患者服药的顺应性。
铝镁匹林片(II)和铝镁司片,国内外已经上市,规格分别为:阿司匹林81mg/重质碳酸镁22mg/甘羟铝11mg和阿司匹林330mg/重质碳酸镁100mg/甘羟铝50mg,前者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局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后者用于预防、延缓进展或治疗患者头痛、牙痛、月经痛、关节痛、神经痛或感冒发热。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每天给药1~3次,优选为每天一次,这样患者使用非常方便,可以有效地预防或治疗疾病,同时改善了患者服药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专利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0年2月,49(2),174-185
非专利文献2:非凿体类抗炎药及解热镇痛药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中国药事,2005年,第19卷第5期,308-310
非专利文献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继续医学教育,第20卷第1期,36-39
非专利文献4: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共识专家组.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1月,第45卷第1期,81-82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靠,未经符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2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痰浊型头痛的内服药物组方
- 下一篇:安全工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