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壁板曲面法向矢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2820.2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奇;康永刚;李西宁;胡智元;郭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1 | 分类号: | G05B19/401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壁板 曲面 矢量 方法 | ||
1.一种确定壁板曲面法向矢量的方法,通过自动钻铆机数控系统中壁板工件的理论曲面方程fs(x,y,z)=0和待钻铆点M的理论坐标(x0,y0,z0),得到待钻铆点M处的理论法向矢量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壁板工件安装在自动钻铆机机床工作台面上并对刀,在自动钻铆机动力头四周分布安装有四个测距传感器,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与自动钻铆机机床工作台面距离相同,且距离为H;
步骤2:根据壁板工件上的待钻铆点M在自动钻铆机数控系统中X,Y方向的理论坐标(x0,y0),同步平移自动钻铆机动力头与四个测距传感器,使自动钻铆机动力头中心的X,Y方向坐标为(x0,y0),而后在数控系统中读取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中心沿Z方向在壁板工件上投影得到的四个特征点P1,P2,P3,P4的X,Y方向坐标和采用测距传感器测得待钻铆点M和四个特征点P1,P2,P3,P4与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所处平面的距离为得到待钻铆点M和四个特征点P1,P2,P3,P4的Z方向坐标为和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待钻铆点M和四个特征点P1,P2,P3,P4的X,Y,Z方向坐标代入二次曲面表达式z=ax2+2bxy+cy2+dx+ey,求解出二次曲面表达式中系数a,b,c,d,e,得到初次拟合的二次曲面方程为f(x,y,z)=ax2+2bxy+cy2+dx+ey-z,进而得到待钻铆点M的初次拟合法向矢量为
步骤4:建立目标函数fn(t)=1-cosθ,其中θ表示理论法向矢量与壁板曲面法向矢量的空间夹角,以理论法向矢量与初次拟合法向矢量的空间夹角作为θ的优化初始值,以为优化变量t的初始值,优化设计模型为min fn(t)=1-cosθ,约束条件为:
其中R为自动钻铆机动力头中心与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中心点的最小距离,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得到t的优化结果为[Δx1″Δx2″Δx3″Δx4″Δy1″Δy2″Δy3″Δy4″]T;
步骤5:按照步骤4得到的优化结果分别平移四个测距传感器,而后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中心沿Z方向在壁板工件上投影得到的四个新特征点P1′,P2′,P3′,P4′,并采用测距传感器测得四个新特征点P1′,P2′,P3′,P4′与四个测距传感器端部所处平面的距离为H1,H2,H3,H4,得到P1′,P2′,P3′,P4′的X,Y,Z方向坐标为P1′(x0+Δx1″,y0+Δy1″,H-H1),P2′(x0+Δx2″,y0+Δy2″,H-H2)P3′(x0+Δx3″,y0+Δy3″,H-H3)P4′(x0+Δx4″,y0+Δy4″,H-H4)将待钻铆点M和P1′,P2′,P3′,P4′的X,Y,Z方向坐标代入二次曲面表达式z=a1x2+2b1xy+c1y2+d1x+e1y中,求解出二次曲面表达式系数a1,b1,c1,d1,e1,得到优化后的二次曲面方程为f1(x,y,z)=a1x2+2b1xy+c1y2+d1x+e1y-z,进而得到待钻铆点M的法向矢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28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防脱落单元幕墙连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舱垂直壁板间的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