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料给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3297.5 | 申请日: | 201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素华 |
主分类号: | B65G67/08 | 分类号: | B65G67/08;B65G6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2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冶金、港口储运设备,尤其是一种布料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开采和巷道掘进过程中,存在着开采、掘进速度较快,而运输速度较慢,导致两个工序不能同步运行的问题,因此运输成为煤矿开采生产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了梭车和带式仓车等,这些设备在采掘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开采、掘进速度快与运输速度慢的矛盾。
但是由于梭车装料时,经常使物料在仓中分布不均,不能够把梭车车箱装满,造成空间利用率底;更为重要的是,仓中物料不均,易造成刮板链受力不平衡,摩损不均,影响刮板链的输送效果与使用寿命。
带式仓车也由于缺少布料给料设备,存在装料不均匀等问题,在前端存料而后端空仓却需不卸料继续装料时,装料困难甚至无法装料,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给料系统,它能够给仓车、矿车、梭车等布料,可以使料仓空间利用率高,且在其下部设备仓满或维修时还可以继续向外给料。本系统运行功率小、工作稳定、操作简单、使用灵活,使用寿命长,提高了矿井生产的综合效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布料给料系统,包括运输机和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运输机和/或支撑装置上设有刮料机构,刮料机构的刮料部件沿皮带输料方向往复移动。
本发明中,刮料部件的往复移动可以通过以下连接部件实现:第一种结构是所述刮料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齿轮,支撑装置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或者壁齿,通过齿轮与齿条或壁齿的啮合,使齿轮带动刮料部件沿皮带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第二种结构是所述支撑装置和刮板机构上均设有链轮,两链轮缠绕有链条,通过链条的转动带动刮料机构的刮料部件往复移动;第三种结构是所述的支撑装置上设有卷绳器,绳索缠绕在卷绳器上,绳索通过绳固定扣与刮料部件连接,绳索带动刮料机构的刮料部件往复移动;第四种结构是所述的支撑装置上设有轨道,对应的刮料机构上设有滚轮,滚轮沿轨道行走从而使刮料机构的刮料部件实现往复移动。
所述的支撑装置可以设有刮料部件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或刮料部件脱离皮带上方装置。刮料部件与支撑装置有多种连接方式,第一种结构形式可以为刮料部件设置于皮带上表面,此时刮料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齿轮,支撑装置设有垂直于皮带的齿条、壁齿,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需要布料时,齿轮沿齿条、壁齿下移,不布料时沿齿条、壁齿上移,从而带动刮料机构的刮料部件垂直于皮带的方向上下移动,控制是否布料。第二种形式可以为:所述刮料部件的顶端固定有转轴,转轴的两端与支撑装置的顶部活动连接,工作时刮料部件的底端位于皮带输送装置的输送料皮带面上;不工作时刮料部件可以沿旋转轴旋转,使刮料部件的底端脱离皮带面。第三种结构形式可以为:在皮带的侧面设置刮料部件,刮料部件与推拉装置连接,刮料部件设置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上可以设置滑轮,使刮料部件的滑动更方便,也可以不设滑轮。
所述的支撑装置可以包括支撑架、支槽、料仓和/或仓车。
所述支撑装置、刮料机构和/或运输机上设置物料传感器。物料传感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齿轮、链轮、滚轮和/或卷绳器等动作,带动刮料部件沿输料方向往复移动。通过刮料部件的往复移动,可以将物料刮入料仓、仓车、矿车等内,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控制刮料部件的往复移动。
所述运输机包括皮带运输装置,支撑架的长度大于皮带输送装置的长度。刮料部件沿支撑架行至皮带输送装置的两端时,刮料部件与皮带分离,此时物料可以在皮带输送装置的机头处卸料。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溜槽,溜槽的顶部与进料口连接,溜槽包括分料闸门,分料闸门置于进料口与溜槽之间,溜槽的下出口可与料仓、仓车、矿车等搭接,在皮带运输机或刮板运输机维修时闸门将物料导入溜槽,继续给出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布料给料系统的发明能很好的给储料仓、矿车、梭车等快速、均匀装料补料,使料仓、矿车、梭车空间利用率高,且在布料给料机下部设备仓满时布料给料机可继续向外给料,实现间断或连续快速布料给料;溜槽备用给料系统可在布料机需维修时继续向外给料。总之,该布料给料系统具有多种布料方式及备用给料功能,有效解决了巷道掘进速度快与运输系统速度慢之间的矛盾,保障连续运输,确保了生产的连续、稳定、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布料给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布料给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3中布料给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4中布料给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4中布料给料系统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素华,未经刘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