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口径式置物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3688.7 | 申请日: | 201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胜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04 | 分类号: | B65D8/04;B65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口径 式置物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桶形容器,尤其是能改变桶口大小的可变口径式置物桶。
背景技术
传统置物桶(如垃圾桶等)由于口径固定,难以适配套装不同口径的置物袋(如垃圾袋等)。过小口径的置物袋难以在置物桶口上翻边套装,往往造成废弃浪费;而过大口径的置物袋虽能翻边套入置物桶,但易造成松脱滑落,且浪费了原有容积。
现已公开的国内相关专利(如变口径式垃圾桶),主要原理是:将倒锥形桶身上部剖分成若干条张开的桶瓣,通过与桶身下部螺纹联接的外套桶(或环)旋转上升使桶口压缩,旋转下降解除压缩后桶瓣回弹使桶口复原。主要缺陷是:由于普通材质的塑料不能长时间承受应力,否则会发生材料蠕变、失去复原弹性;而桶瓣往往长时间处于缩口变形状态,故该类专利不适合普通塑料制品;其次,外套桶(或环)旋转升降操作须依赖桶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给在光滑地板上变口径操作(尤其是旋转上升操作)带来困难;另外,内外套桶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两桶间隙隐蔽不易清洁,因而推广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弥补现有置物桶难以适配不同口径置物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口径式置物桶,能通过内外套环的升降操作约束桶体上部的棱条变形,实现置物桶桶口的收缩和扩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桶体、套环体和一对收缩把手构成,其中:桶体由上、下两段棱柱(直径上大下小)和中间段棱台(其棱面斜率与套环体的棱面斜率相等)抽壳而成,棱台与下段棱柱的交接处为圆角过渡,桶口至下段棱柱上部(其棱边长与棱台的棱边长相等)沿棱边剖分成等宽的棱条,其中加宽的棱缝用于贯穿套环体的连接筋,下段棱柱外侧沿棱条底边设有折弯槽,下段棱柱下部对称设有收缩把手安装孔;套环体可由棱台形内套环和外套环粘接而成,内套环外侧沿棱边对称设有数条连接筋,连接筋将内/外套环间隙等分为数段,用于嵌入对应的桶体棱条;外套环外侧对称设有两只扩张把手,扩张把手中部设有收缩把手槽,用于收缩把手的导向和嵌合;收缩把手上设有锁舌、把手和螺纹孔,用于锁定下移到底的套环体,以及配合扩张把手上移套环体。总装配操作时,将套环体嵌入预缩口的桶体直至棱台部位,再通过螺栓、安装孔和螺纹孔将一对收缩把手分别安装在正对收缩把手槽的桶体下段棱柱外侧,使套环体下移到底时正好与收缩把手槽嵌合并锁定;另外,为提高桶体上段棱条的整体刚度、或实现桶内直接盛放流体的用途(不套装置物袋),上述装配完成后还可在桶体上段棱条的内侧粘贴衬套或衬袋(起折叠防漏作用)。变口径操作时,两手各自向下按住套环体两侧的扩张把手顶面,将套环体下移到底并锁定,此时置物桶为大口径/扩张状态;两手各自向上托住套环体两侧的扩张把手底面并向下按住对应的收缩把手顶面,将套环体解锁后上移至桶体棱台部位,此时置物桶为小口径/收缩状态。
另外,如不考虑桶体脱模加工、棱条折弯成型和套环体升降操作的便利性,桶体中间段棱台和套环体棱台也可分别改为腰鼓形棱体和棱柱体结构,甚至整个桶体和套环体还可由棱体改为圆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具有内、外套环结构的套环体可对桶体上部的棱条进行内外约束,通过上下移动套环体控制约束变形来改变置物桶的口径大小,克服了现有置物桶的变口径旋转操作必须依赖桶瓣复原弹性和地面摩擦力的不足,具有操作方便、结构可靠、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小口径/收缩状态下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2是本发明在大口径/扩张状态下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3是图1中桶体零件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4是图1中套环体部件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5是图1中收缩把手零件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6是图4中内套环零件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图7是图4中外套环零件的多视角立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胜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胜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