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触摸的高压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4022.3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逸扬;周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秀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高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装置,具体是一种可触摸的高压断路器。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或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电路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断路器一般可分为:油断路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等。
目前,现有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由真空灭弧室及导电回路、机构箱等组成。导电回路的绝缘一般由有机绝缘材料外包硅橡胶或者环氧树脂等构成,这种高压真空断路器在使用时,由于导体电场分布不均衡,外部总会有泄漏电流的现象,因此在户外安装时只能安装于柱上,但是随着城市电网的改造,原来的架空线转化为地下电缆,为此配电设备也要转向地下,此时就需要一种全绝缘和全密封的真空开关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并且外部可以进行触摸的全屏蔽高压断路器。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触摸的高压断路器,包括三个绝缘极柱和机构箱体,在机构箱体的外部设置分合闸手柄和储能手柄,所述分合闸手柄和储能手柄通过杠杆与机构箱内的操作机构相连接,所述操作机构的输出拐臂与传动转轴相联动,传动转轴通过拨叉与联动推杆之间联动,通过拉动推杆及绝缘拉杆上下实现真空灭弧室内的触头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控制三相的高压断路器的断开和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极柱的内外表面都设置有一层半导体屏蔽层,所述每相绝缘极柱上设置有三个接线端口,分别为动端导电接口、静端导电接口和电压检测点引线接口,在所述的动端导电接口的外部设置有电流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两种互感器铸为一体。
所述互感器通过扣件固定在极柱上。
所述半导体屏蔽层由特种橡胶制成,优选的是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所述绝缘极柱内的真空灭弧室下导电端和动端导电接口之间为导线软联接方式。
在所述绝缘极柱上设置有电容器作为电压检测点。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端导电接口和静端导电接口处分别设置动端导电接线杆和静端导电接线杆,将所述动端导电接线杆和静端导电接线杆为放射状布置以保证高压电线接线处的安全间隔,通过动端导电接线杆和静端导电接线杆连接外部电网的高压电线,在所述动端导电接线杆和静端导电接线杆的外面包有绝缘材料,动端导电接线杆和动端导电接口之间,静端导电接线杆和静端导电接口之间均用绝缘材料整体制作,接线端口处能确保其密封性能。
还有的技术方案是,将所述高压电缆插头直接设置在动端导电接口和静端导电接口内,高压电缆插头和动端导电接口和静端导电接口之间均用绝缘材料整体制作,接线端口处能确保其密封性能。
所述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极柱分别为A相绝缘极柱、B相绝缘极柱和C相绝缘极柱。
所述三相绝缘极柱的内外周均设置有半导体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屏蔽层和所述三相绝缘极柱之间一体成型,将所述半导体屏蔽层完全覆盖住所述三相绝缘极柱,与机构箱体导通并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由于绝缘极柱两端相同的标准接线端口可以连接各种形式的接线头(座),不需要另外安装接线母排,在结构上十分的精简,节省了设备的成本,而且三相绝缘极柱是绝缘材料整体成型密封的,内外都设有半导体屏蔽层,均衡电场,因此可以直接接触,能耐受潮湿及雨水浸泡,拓展了高压断路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本型式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本型式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种接线方式(接线杆接线方式)侧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接线方式(电缆接线方式)侧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1-绝缘极柱、2-机构箱体、3-分合闸手柄、4-储能手柄、5-传动转轴、51-拨叉、6-联动推杆、7-摇臂、8-推杆、9-绝缘拉杆、10-真空灭弧室、11-动端导电接口、111-动端导电接线杆、12-静端导电接口、121-静端导电接线杆、13-电压检测点引线接口、14-零序互感器、15-电流互感器、16-互感器扣件、17-高压电缆插头、18-半导体屏蔽层、19-操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秀电气(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宏秀电气(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