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及薄煤层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5600.5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贾一;刘国柱;包冬生;张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8 | 分类号: | E21D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支架 推移 机构 煤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及薄煤层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当前,煤矿所使用的薄煤层液压支架,其推移机构多为推移千斤顶正装的形式,即采用浮动式活塞推移千斤顶,活塞杆向前伸出。
千斤顶力量分配不合理、活塞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千斤顶力量分配合理、使用寿命长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及薄煤层液压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包括推移千斤顶、前部推移杆和后部推移杆,所述后部推移杆与液压支架的底座连接,所述推移千斤顶采用缸体在前、活塞杆在后的倒装形式,且所述缸体与所述后部推移杆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前部推移杆连接。
本发明的薄煤层液压支架,该薄煤层液压支架设有上述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及薄煤层液压支架,由于推移千斤顶采用缸体在前、活塞杆在后的倒装形式,即缸底向前,活塞杆向后伸出。通过倒装的推移千斤顶上、下腔的进回液,使前部推移杆伸出或收回,支架完成推溜和拉架循环动作,当推移千斤顶下腔进液时,由于后部推移杆与底座连接,故支架被向前拉进,即“拉架”;当推移千斤顶上腔进液时,前部推移杆被向前推出,即“推溜”。由于“拉架”为推移千斤顶的下腔进液,故支架的“拉架力”大于“推溜力”。千斤顶力量分配合理,大大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底座与推移机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煤层液压支架与推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前部推移杆,2、后部推移杆,3、推移千斤顶,4、圆钢导轨,5、连接销,6、耳板,7、前压板,8、钢管滑道,9、后压板,10、底座,11、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推移千斤顶、前部推移杆和后部推移杆,所述后部推移杆与液压支架的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千斤顶采用缸体在前、活塞杆在后的倒装形式,且所述缸体与所述后部推移杆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前部推移杆连接。
所述前部推移杆连接有圆钢导轨,所述后部推移杆连接有钢管滑道,所述圆钢导轨插入到所述钢管滑道中。
所述圆钢导轨有两根,两根圆钢导轨的后端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连接。
所述钢管滑道有两根,所述缸体与所述钢管滑道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薄煤层液压支架,该薄煤层液压支架设有上述的液压支架推移机构。
所述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底座后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后部推移杆的后端与所述底座后端的铰接孔用销轴铰接,所述前部推移杆的前端与配套的刮板运输机连接。
本发明的液压支架及推移机构,推移杆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推移杆通过圆钢导轨可在后部推移杆的钢管滑道内滑动,后部推移杆与底座用销轴连接;推移千斤顶采用“倒装”的形式,其缸体及活塞杆分别于推移杆的后部和前部连接,通过倒装的推移千斤顶上、下腔的进回液,使前部推移杆伸出或收回,支架完成推溜和拉架循环动作。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前部推移杆1与圆钢导轨4通过连接销5连接固定,连接销5每侧可以是2件也可以是多件。圆钢导轨4后端的内侧焊接有连接用的耳板6,两个圆钢导轨4的耳板6为对称布置,通过前压板7连接两个耳板6,使两个圆钢导轨4的后端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与推移千斤顶3的活塞杆用连接销连接。
后部推移杆2两侧焊接有钢管滑道8,可以使圆钢导轨4在其内部滑动,推移千斤顶3的缸体两侧焊接有固定耳板,与后部推移杆2固定,用后压板9压住。
如图3、图4所示,液压支架的底座10后端设置有铰接孔,后部推移杆2的后端也设有铰接孔,可以与底座10后的铰接孔用销轴11铰接。前部推移杆1的前端可以与配套的刮板运输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切毛细铜管
- 下一篇:一种增强沥青常温粘结性能的添加剂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