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复合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5762.9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贵;张大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诚太和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材料也不断更新变换。其中钢筋混凝土是很重要的建筑材料。
在早期建筑中,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形成的预制板作为楼板,预制板一般在工厂加工,然后可以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从而可以缩短工期。目前,为了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抗震性等性能,一般都采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楼板,即在施工现场设置楼板的位置直接搭好模板,在模板所围成的空间内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浇筑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混合搅拌而成的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虽然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抗震性等性能,但是也存在现场人工绑扎钢筋难以保证质量、现场浇筑作业影响环境等缺点。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楼板不管是预制板还是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均使用沙子、石子等作为骨料,由于沙子、石子都为重骨料,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楼板的自重均较重。当现有技术中的楼板与由轻型钢作为骨架的轻型钢结构建筑配套使用时,由于采用的楼板自重较重,轻型钢结构建筑的骨架难以承受楼板的重力;如果要使骨架的承载力较大即满足要求,则要增大骨架的强度,从而就增大了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成本。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用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墙板而言,同样也存在自重较重,难以满足轻型钢结构建筑技术要求的缺点。
因此,如何使得楼板、墙板等建筑复合板的自重较轻,从而满足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复合板,该建筑复合板的自重较轻,进而能够满足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复合板,包括钢丝网和具有轻骨料并且包围所述钢丝网的混凝土层。
优选地,两表面铺设有与所述混凝土层为一体的纤维布。
优选地,所述纤维布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优选地,所述钢丝网为单层钢丝网。
优选地,所述单层钢丝网包括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
优选地,所述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在交点处固定。
优选地,所述钢丝网为多层钢丝网。
优选地,所述多层钢丝网每层均包括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
优选地,所述横向钢丝与纵向钢丝在交点处固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复合板包括钢丝网和具有轻骨料并且包围所述钢丝网的混凝土层。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复合板采用的骨料为轻骨料,因此该建筑复合板的自重较轻,从而能够满足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复合板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相比,比重能够减轻一半;同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可达到C25以上,能够满足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
在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建筑复合板的两个表面铺设有与所述混凝土层为一体纤维布。由于纤维布的设置,从而有效地限制了混凝土层在凝固的过程中的收缩,进而能够减少建筑复合板开裂的现象,提高建筑复合板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名词解释:
重骨料:堆积密度大于2080kg/m3,密度在3000~4000kg/m3之间的骨料,如矿石、重晶石等。
轻骨料:堆积密度小于1120kg/m3,密度在~1000kg/m3之间的骨料,如陶粒、煅烧岩、膨胀珍珠岩、泡沫塑料颗粒和浮石等。
浮石:又称轻石或浮岩,是一种多孔、质轻的玻璃质酸性火山喷出岩。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酸碱、耐腐蚀、无污染、无放射性等特点,是天然、绿色、环保的建材,而且浮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大,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诚太和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诚太和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