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5924.9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郭运华;项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洪汇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06 | 分类号: | C08F214/06;C08F2/20;C08F2/38;C08F220/28;C08F218/08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可溶性 氯乙烯 醋酸 乙烯 丙烯酸 羟丙酯 共聚 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生产方法,具体说,是采用水悬浮法生产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的方法。更具体说,是采用水悬浮法生产轿车、木器表面涂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轿车、木器表面的涂料(即油漆)都是采用溶剂法制成的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这种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是将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溶剂、引发剂等原料投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温,进行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再加入适量的甲醇,并进行高速搅拌,使共聚树脂由液体结晶成固体颗粒。之后,经压滤、干燥,其中过的滤液经精馏进行回收。精馏后的残液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理。虽然采用溶剂法可以得到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但由于其原料中含有溶剂,滤液需要精馏回收,回收工艺流程较长,生产效率低。又由于回收需要回收设备,设备投资多,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精馏后的残液需进行焚烧处理,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制备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的方法特点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氯乙烯60~75份;醋酸乙烯5~10份;丙烯酸羟丙酯15~30份;悬浮剂3~5份;链调节剂30~40份;引发剂0.3~0.5份;无离子水150~200份。其中,悬浮剂是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接支共聚物,链调节剂是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中的任意一种,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
(2)将上述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悬浮剂、链调节剂、引发剂、无离子水和一半氯乙烯投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温;当加温至70~75℃、反应压力降至0.2Mpa后,在7~10小时内缓慢加入余下的一半氯乙烯,并继续搅拌,共聚反应13~15小时;
(3)进行脱水;
(4)用115~125℃的热风吹干;
(5)用40目的筛子过筛,得到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是用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悬浮剂、链调节剂、引发剂和无离子水等原料,经搅拌、加温、反应、脱水、吹干和过筛等步骤而制成,不用任何化学溶剂,避免了溶剂的回收,从而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由于工艺流程短,需要的设备少,可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原料中不含化学溶剂,不需精馏回收,避免了焚烧残液对大气带来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先选取60重量份的氯乙烯、10重量份的醋酸乙烯、30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3重量份的悬浮剂、40重量份的链调节剂、0.5重量份的引发剂和200份的无离子水,待用。其中,悬浮剂是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接支共聚物,链调节剂是甲醇,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
再将上述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悬浮剂、链调节剂、引发剂、无离子水和一半重量的氯乙烯投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温。当加温至70℃、反应压力降至0.2Mpa后,在10小时内缓慢加入余下的一半重量的氯乙烯,并继续搅拌,共聚反应15小时。
之后,用离心机进行脱水,得到含水20重量%的半成品树脂。脱出的水可聚合循环使用。
再之后,用115℃的热风将半成品树脂吹干。
最后,用40目的筛子过筛,得到可溶性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二
先选取70重量份的氯乙烯、8重量份的醋酸乙烯、25重量份的丙烯酸羟丙酯、4重量份的悬浮剂、35重量份的链调节剂、0.4重量份的引发剂和180份的无离子水,待用。其中,悬浮剂是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接支共聚物,链调节剂是乙醇,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
再将上述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丙酯、悬浮剂、链调节剂、引发剂、无离子水和一半重量的氯乙烯投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温。当加温至73℃、反应压力降至0.2Mpa后,在8小时内缓慢加入余下的一半重量的氯乙烯,并继续搅拌,共聚反应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洪汇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洪汇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用聚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湿浆法制备碱纤维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