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6188.9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宫庆礼;邓志科;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胞藻 培养 连续 加注 培养液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水加热消毒并冷却后储存;将各个营养盐罐中的含营养盐的培养液抽吸并与上述消毒后的海水混合;再将该混合液经砂滤装置过滤;并通过设有定量控制夹的管道输入用于单胞藻培养的反应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营养盐罐中培养液的营养盐成分、比例及配制包括以下两种:
营养液A:六水氯化铁:1~3 g,六水氯化锰:0.2~0.7 g,硼酸:20~50 g, 二水EDTA 钠盐:2 0~50 g,二水磷酸二氢钠:10~40 g,硝酸钠:80~120 g,硅酸钠:10~30 g,溶于1L无离子水中;作为母液,放入营养盐罐A中;
营养液B:维生素B12:0.1~0.5 g,维生素B1:20~30 g,维生素H:0.05~0.3 g,溶于1L无离子水中;作为母液,放入营养盐罐B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1L营养液A中还包括0.1~3 mL的营养液C,该营养液C的成分、比例及配制如下:氯化锌:1~3 g,六水氯化钴:1~3 g,四水镆酸氨:0.5~2 g,五水硫酸铜:1~3 g,盐酸:5~15 mL,溶于0.1 L无离子水中,作为母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将海水加热消毒并冷却后储存,是利用加热消毒装置将海水加热消毒并冷却后储存于恒压储罐中。
5.一种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系统,包括海水加热消毒装置(1)和用于悬挂挂袋式光生物反应器(12)的培养支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海水加热消毒装置(1)出口端的带有输液管道(5)的恒压储罐(2),还有经泵(3)向输液管道(5)注入营养液的营养盐罐(4),所述的输液管道(5)的出口端经砂滤装置(6)连接设置于培养支架(10)上的料液输送管道(9),该料液输送管道(9)带有与挂袋式光生物反应器(12)的料液进入管(11)相连的分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液管道(5)和料液输送管道(9)是由硅胶管相互连接的玻璃管组成,且在硅胶管处设置有控制培养液流速的定量控制夹(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3)为蠕动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装置(6)为球形密闭容器,在其上方、下方侧面分别有与输液管道(5)和料液输送管道(9)连接的开口,底部有带阀门的开口,且滤材为石英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液输送管道(9)设有显示管道内压力的压力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1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