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6309.X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毛正荣;常志州;叶小梅;罗永成;杜静;王志荣;徐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土肥与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两相 发酵 装置 | ||
1.一种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厌氧发酵装置和沼液氧化装置,其中:
a)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水解酸化基本单元的水解酸化反应池和水解液收集池,每个基本单元均为敞口的物料堆积池,物料堆积池设有水解酸化液出口和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所述的水解酸化液出口位于物料堆积池的底部,并与水解液收集池沟通,所述的水解酸化液出口和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均设有独立的控制阀;各基本单元的上部均配有独立的栅栏盖板,每个基本单元均配有独立的防雨棚;所述的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高于或等于栅栏盖板的安装位置;
b)所述的厌氧发酵装置为密闭的厌氧消化反应器,厌氧消化反应器底部设有进料口、在厌氧消化反应器顶部设有沼气输出口,在厌氧消化反应器总高度80%-90%处设有沼液溢流口,沼液溢流口配有过滤装置;水解液收集池通过进料泵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进料口沟通;
c)所述的沼液氧化装置为沼液氧化池,沼液氧化池的一端为沼液进料口,另一端为被氧化沼液出料口,由沼液氧化池的沼液进料口到被氧化沼液出料口之间设有上下错位的折流遮挡板,折流遮挡板至少将沼液氧化池分割为三个氧化区,沼液氧化池配有增氧装置,增氧装置的出气口为微孔曝气头,所述的微孔曝气头分布于各氧化区的底部;所述的沼液进料口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沼液溢流口沟通,被氧化沼液出料口与水解酸化液的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对接;
d)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厌氧消化反应器、沼液氧化池的体积比为2~5∶1∶0.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进料口距反应器底部50cm,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设有叶片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液氧化池深度不超过1000mm;在沼液氧化装置中位于沼液进料口一端的氧化区为第一氧化区,至少一个微孔曝气头位于第一氧化区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池由2~6个并联的水解酸化基本单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池的水解酸化液出口高于水解液收集池的收集池最大容纳量的设计液面,沼液氧化池的被氧化沼液出料口高于水解酸化池的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液收集池置于地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液置于地下。
8.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池和沼液氧化池均设在地下或地上,沼液氧化池的被氧化沼液出料口与水解酸化液的氧化后沼液的回用入口之间均配有压力泵相互沟通。
9.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发酵装置还包括沼气处理装置,所述的沼气处理装置由沼气贮气罐、脱水塔、脱硫塔、沼气增压机组成,沼气贮气罐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沼气输出口连接,沼气贮气罐、脱水塔、脱硫塔依次串接后,由沼气增压机与沼气用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土肥与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衢州市土肥与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3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尾矿制作的粉煤灰流态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有效去除受污染水体中氨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