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车间集尘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6547.0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秀云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车间 集尘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应用在纺织车间的集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棉纱的纺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屑和棉絮,这就会对纺织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虽然目前在纺织行业上已经大量应用集尘过滤装置,但这些装置的使用寿命过于短暂,尘屑和棉絮会积累附着在过滤装置上,极难清理,这些附着的尘屑和棉絮在车间潮湿的环境下极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严重污染环境。
中国发明专利ZL200920256137.8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吹吸风风机滤网,它是由支架和滤网组成,滤网包覆在支架的外侧。由于该过滤装置整个构成一个整体,当过滤装置超过使用寿命后就必须整体更换,更换成本高,费时费力。
中国发明申请公开91104296.2 公开了一种纤尘过滤器,它包括混风箱、过滤机构、吸嘴、传动机构和底座,混风箱体开有进风口,含尘空气通过混风箱并流经过滤网,积附于过滤网面的纤尘 被吸嘴吸除,经输尘管排出。该申请中的过滤器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不能根据使用条件快速改变过滤条件,同样,更换起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功能不足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更换滤芯快捷的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纺织车间集尘过滤装置,包含过滤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的集尘过滤装置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集尘过滤装置还包含位于其两侧的安装左侧板和安装右侧板,在所述的安装左侧板和安装右侧板之间设有过滤柱芯。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左侧板和安装右侧板上设有用于按照所述的过滤柱芯的开孔。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过滤柱芯可更换地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左侧板和安装右侧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过滤柱芯为圆柱。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过滤柱芯包含密封盖板。
因此,本发明采用可以更换的过滤柱芯,使用者不必更换整个过滤装置的框架,而仅仅跟换其中的柱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成本。过滤柱芯的可抽拉的设计,可以快速安全地完成更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纺织车间集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集尘过滤装置的爆炸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的集尘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集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视角为正视;
图5是图1中的集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视角为俯视;
图6是图1中的集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视角为左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更换的过滤柱芯,使用者不必更换整个过滤装置的框架,而仅仅跟换其中的柱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成本。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集尘过滤装置1包含过滤盖板2,该盖板位于该过滤装置的上方和下方。
如图2所示,图中仅仅显示了上方的过滤盖板2。该过滤装置1还包含位于两侧的安装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
在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上相对应的地方开设有穿孔13。
该过滤装置还包含过滤柱芯4,这些过滤柱芯4贯穿设置在穿孔13中。
从图2中可以看到,这些过滤柱芯为圆柱状,柱芯4的数量可以根据过滤要求进行变化。显然,过滤柱芯插入得越多,过滤效果就越好。这样的设置能根据生产条件的不同灵活配置,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过滤柱芯上还设有密封盖板3,这些密封盖板用于有效密封穿孔13的缝隙,防止漏风。
当该集尘过滤装置达到使用期限,使用者可以抽出被污染的柱芯进行清理,或者直接更换新的过滤柱芯。
由于使用者不必更换整个过滤装置的框架,而仅仅跟换其中的柱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成本。另外,更换柱芯的方法也很简单,通过可抽拉的设计,可以快速安全地完成更换工作。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秀云,未经林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碳纤维涂层搅拌萃取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按摩功能的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