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筒、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6686.3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彻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10;G03B17/04;H04N5/225;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筒 照相机 移动 信息 终端 | ||
本申请是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在2006年10月17日提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680047528.8号(国际申请号:PCT/JP2006/320999),发明名称:镜筒、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它形成其中多个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折叠以便将透镜组存放在其中的折叠状态,并且通过使多个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朝着物体侧运动而形成拍摄状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用于照相机例如所谓的数码相机的拍摄透镜的镜筒,并且涉及使用了该镜筒的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普及了所谓的数码相机,例如它用固态图像拾取器件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等固态图像摄像器件拍摄所要拍摄的物体图像,获取拍摄物体的静态图像(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运动图像),并且以数字的方式将所获取的图像存储到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介质等。
在普通数码相机中的镜筒通常具有变焦机构,该机构采用了由凹形沟槽或贯穿沟槽构成的凸轮槽以及通常由销状凸起部分构成的凸轮随动件。凸轮槽形成在作为旋转框架的凸轮框架上,并且凸轮随动件突出设在保持多个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的透镜框架的外圆周部分上。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透镜框架通过与凸轮槽接合并且随着具有凸轮槽的凸轮框架转动而沿着凸轮槽运动的凸轮随动件沿着光轴方向运动。
由这种结构引起的问题包括凸轮随动件与凸轮槽脱开、由于在凸轮随动件和凸轮槽之间的游隙或间隙而引起的光学性能变差、出现漏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具有采用了所谓螺旋面作为凸轮机构的恒定斜度的螺杆进给型螺旋驱动装置来进行线性螺杆进给驱动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普通数码相机中,在多个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组通常需要非线性运动,从而在许多情况中在完成线性驱动之后需要通过单独的凸轮机构对第一透镜组进行补偿和运动。因此,由于数码相机的机构在采用螺旋驱动装置时变得复杂,所以在数码相机中往往不采用螺旋驱动装置。
考虑到上面情况,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No.2004-109299披露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形成有具有两个部分的螺旋面作为凸轮槽,其中一个部分进行线性运动,并且另一个部分进行旋转运动。由此,在JP2004-109299A使得第一透镜组能够在采用螺旋驱动装置的同时被非线性驱动。
但是在JP2004-109299A中所披露的结构中,采用相对于光轴方向具有恒定位移的螺旋面来实现在进行旋转运动且没有沿着光轴方向进行任何运动的部分中与凸轮随动件接合。因此,作为凸轮槽的这些螺旋面相对于光轴方向形成在相同位置上,即沿着与光轴垂直相交的平面形成。在这种情况中,在试图增加螺旋面数量或增大旋转角度时,作为进行旋转运动且没有沿着光轴方向进行运动的那部分的凸轮槽的螺旋面沿着与光轴垂直相交的相同平面位于相同的圆周位置上,因此这些螺旋面相对于彼此重叠。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试图增大旋转角度时限制了螺旋面的数量,由此由于透镜框架的不稳定支撑而导致出现在镜筒的游隙、倾斜等方面的其它问题。另一方面,在增大作为凸轮槽的螺旋面的数量时,不能增大旋转角度,因此限制了进行光学控制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筒、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其能够在实际中使用足够数量的凸轮随动件和凸轮槽,同时也可以增大通过那些凸轮随动件和凸轮槽获得的旋转角度。根据本发明的镜筒、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也可以实现在光学控制方面的高自由度并且实现可靠的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高压放电灯的节电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