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过路的地震勘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6772.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过路 地震 勘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过路的地震勘探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对路面产生破坏的便于过路的地震勘探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产资源勘探工作中,浅层地震勘探方法作为有效、连续测量方法经常被采用。随着我国各种道路正在不断新建,路网密度成指数增加,而野外测量中,经常会遇到道路的困扰。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用槽钢横跨在道路上,地震电缆线,如:大线、传输线、炮线等,从槽钢下面穿过,用铁钉固定在路面上,达到保护地震电缆的目的。这样做无疑会对路面有破坏作用,这是路政部门所不允许的,还有在遇到高速公路时,无法用上述方法达到测量的目的,导致有较大的盲区。为了尽可能减小因道路对测线连续性的影响,必须在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上做必要的创新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对路面产生破坏的尽可能减小因道路对测线连续性的影响的便于过路的地震勘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便于过路的地震勘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当检波器排列的最前端遇到道路时,激发点继续沿测线前进,与道路相遇的检波器不继续向前移动;
第二步、随着激发点向前移动,接收地震波道数越来越少,当激发点距路边的距离等于一个偏移距与1/2至1/3检波器排列长度之和时,检波器排列和激发点均移到道路的另外一侧,继续测量。
根据同相轴趋势分析法,补足缺少的地震数据道。
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新的过路方法,克服了测线通过道路给测量带来的困难。在保证对路面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了连续测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12道检波器排列为例,采集参数如下:偏移距40米、道间距10米、采样率0.5毫秒、记录长度2秒。以检波器排列最前端遇到道路时为第一张记录,此时12个地震数据道完整。以此类推,第7张记录缺少6个地震数据道,根据同相轴分析法,依次补足缺少的地震数据道。当激发点距离路边的距离为米时,将检波器排列和激发点均移到路的另一侧,保持原来的采集参数继续测量。
实施例二
以12道检波器排列为例,采集参数如下:偏移距40米、道间距10米、采样率0.5毫秒、记录长度2秒。以检波器排列最前端遇到道路时为第一张记录,此时12个地震数据道完整。以此类推,第8张记录缺少7个地震数据道,根据同相轴分析法,依次补足缺少的地震数据道。当激发点距离路边的距离为米时,将检波器排列和激发点均移到路的另一侧,保持原来的采集参数继续测量。
采用以上实施方式,可以克服测线通过道路给测量带来的困难,在对路面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了连续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状态判定装置、蓄电装置、状态判定方法
- 下一篇:粒子在孔内流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