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油润滑齿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7459.2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霞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齿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零件,特别地,是一种机械齿轮,包括轮体和轮齿。
背景技术
齿轮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主要用于机械传动,它包括有齿轮本体与轮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轮齿的相互啮合进行滚动式传动,在轮齿之间相互啮合的过程中,若轮齿面无润滑,则轮齿之间的滚动摩阻较大,齿轮容易发热损坏,因此需要定时地对齿轮副添加润滑油。而对于目前的齿轮,在添加润滑油时,只能采用浇注的方式将液体润滑油浇在轮齿表面,在该过程中,大部分润滑油不能涂润至轮齿表面,而从侧面流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且处于下方的轮齿又难以获得润滑;并且,在齿轮副运行过程中,考虑到安全性问题,无法对齿轮添加润滑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油润滑齿轮,该蓄油润滑齿轮不仅可以有效实现齿轮副传动,并且可在齿轮内部蓄存润滑油,并在齿轮传动过程中自行释放至轮齿表面,既节约了润滑油,又省略了人工润滑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蓄油润滑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轮齿、所述齿轮本体中央具有与轴体相配合的轴孔,该轴孔上开有键槽,所述轴孔的环形表面上还开设一道环形内凹槽,该环形内凹槽通过一个注液孔通向所述齿轮本体表面,且该环形内凹槽与各所述轮齿的齿根之间均开有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内设有渗透物。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内凹槽的直径为齿根圆直径的1/5-1/6。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通道的外端处于所述轮齿的齿根中央。
作为优选,所述渗透物为海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蓄油润滑齿轮在使用时,只需将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液孔注入所述环形内凹槽与轴体封闭而成的空腔内,则在齿轮旋转过程中,润滑油在离心力或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润滑通道内的渗透物缓慢涂润到所述轮齿表面,从而实现对齿轮副的自动润滑,该种润滑方式既节约了润滑油,又省略了人工润滑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蓄油润滑齿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蓄油润滑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轮齿11、所述齿轮本体1中央具有与轴体相配合的轴孔2,该轴孔2上开有键槽14,所述轴孔2的环形表面上还开设一道环形内凹槽15,该环形内凹槽15通过一个注液孔13通向所述齿轮本体1表面,且该环形内凹槽15与各所述轮齿11的齿根之间均开有润滑通道12,所述润滑通道12内设有渗透物(未图示)。
上述的蓄油润滑齿轮,所述环形内凹槽15的直径为齿根圆直径的1/5-1/6。
上述的蓄油润滑齿轮,所述润滑通道12的外端处于所述轮齿11的齿根中央。
上述的蓄油润滑齿轮,所述渗透物为海绵。
上述的蓄油润滑齿轮在加工时,可先通过铸造得到齿轮本体1与轴孔2、环形内凹槽15,经过金工修整后,再采用齿轮切刀切出所述轮齿11,之后再切出所述键槽14,再采用钻头钻出所述注液孔13和润滑通道12,最后将所述渗透物填入所述润滑通道12。
上述的蓄油润滑齿轮在使用时,只需将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液孔13注入所述环形内凹槽15与轴体封闭而成的空腔内,则在齿轮旋转过程中,润滑油在离心力或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润滑通道12内的渗透物缓慢涂润到所述轮齿11表面,从而实现对齿轮副的自动润滑,该种润滑方式既节约了润滑油,又省略了人工润滑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霞,未经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7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