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液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7818.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G01M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漏液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场合中都存在液体泄漏的问题,液体一旦发生泄漏,不但会造成浪费,还有可能引起事故,造成一些经济损失。
现有的液体泄漏检查仪器大多数是采用电极法,传感器由两根电极及将其分隔的绝缘体组成,当酸碱溶液等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发生微小泄漏时,将造成传感器的两根电极电极间的阻抗值将下降,系统检测出即发出警报。
电极材料分普通金属和贵金属,普通金属电极价格便宜,缺点是长时间使用时,通过与酸碱液体接触后,容易腐蚀。贵金属电极价格昂贵,不容易腐蚀,为了检测的准确性,一般要求检测前要清洗。电极流过酸碱液体时,会产生一些杂质,造成电极表面有异物,不便于清洗。电极检测最致命的缺点是,如果检测纯水等酸碱度比较低的液体时,传感线的2根电极电极间的阻抗值变化不大,系统灵敏度低,不容易报警,如果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容易被一些干扰而误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具备多种报警方式的漏液检测仪。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漏液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包括至少一个漏液传感器、主机,所述的漏液传感器与主机连接。
所述的漏液传感器包括外壳、电极、漏液传感器单片机、连接线,所述的外壳包裹着电极、漏液传感器单片机,所述的电极、连接线分别与漏液传感器单片机连接,所述的漏液传感器单片机通过连接线与主机连接。
所述的漏液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报警指示灯,所述的传感器报警指示灯与漏液传感器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外壳为环氧树脂浇灌在电极、漏液传感器单片机外表面形成。
所述的漏液传感器设有1~4个。
所述的主机包括主机单片机、电源模块、与漏液传感器数量相匹配的连接口、校正按钮及与漏液传感器数量相匹配的主机报警指示灯,所述的主机单片机通过连接口与漏液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校正按钮和主机报警指示灯分别与主机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连接口连接。
所述的主机还包括与漏液传感器数量相匹配的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主机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主机还包括干接点报警输出接口,该干接点报警输出接口与主机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电源模块为提供12V/10W的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液体的酸碱度等特性对漏液检测仪的灵敏度影响小,因此,适用于各种液体。
2、安全可靠:漏液传感器使用环氧树脂全密封设计,耐腐蚀,寿命长,同时便于清洗,能够完全放置于水中,安全可靠。
3、使用方便:漏液传感器和主机部分是分开放置的,探头可以放置在任何材质的台面上,可随意移动,使用方便。
4、多种报警方式:当发生漏液时,漏液传感器上有红色LED闪烁报警,同时检测仪主机上对应的报警指示灯闪烁,对应的干接点报警输出,方便下一级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漏液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漏液传感器、2为主机;
图2中11为漏液传感器单片机、12为电极、13为传感器报警指示灯、14为连接线;
图3中21为主机单片机、22为校正按钮、23为电源模块、24为连接口、25为状态指示灯、26为主机报警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漏液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四个漏液传感器1、主机2。四个漏液传感器1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主机2上的连接口连接。漏液传感器主要负责检测液体泄漏状态。主机主要是负责报警输出和提供电源给漏液传感器。漏液传感器平时一直处于检测状态,如果漏液传感器底部有液体流过时,漏液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电容偏大,液体泄漏越多,当前电容就越大,超过一定范围时,系统就认为发生了泄漏,漏液传感器上的红色报警指示灯也会闪烁报警,漏液传感器将当前泄漏的状态发送给主机,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对应的干接点报警输出接口输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7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头式射灯
- 下一篇: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换档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