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树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8762.4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万仲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仲银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6;A01G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桃树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的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桃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桃树的栽培方式,大多是露地栽植,而露地栽植后,成熟期大致在5月中下旬,如桃极早518品种,就是在5月18号成熟的,此后各品种桃子陆续集中上市,因为它的栽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所以效益一般,果树种植户卖不到好价钱,北方普及大棚果树栽培技术后,桃子上市时间仅在原来基础上提前了一个月左右(4月份)。但现有的桃树成熟期还没有在2月份(春节前后)的,如何使桃子在春节前后上市,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桃子在春节前后上市的桃树的栽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栽培方法:
A、基砧培养:用桃核在三四月份种植的树苗作为基砧;
B、接芽:在当年八月中旬,选取不同于基砧本体的其它成年桃树枝条上的一个芽,芽接在基砧的树干上部;
C、剪枝:将接芽成活后的树苗在落叶后或移栽前将接芽部位以上的树干剪除;
D、移栽:在次年二三月份,将剪枝后的树苗移栽至盛放有营养土的盆体中,透水浇灌后在盆体上覆盖塑料薄膜,并将树干上的副芽抹去;
E、管理:当树苗新梢长到9—11cm时,揭去盆体上的塑料薄膜,用肥水浇透,过7—8天复浇一次;当树苗新梢长到30—50cm时,用叶面肥喷洒枝叶及涂抹树干;
F、室内管理:至八月中下旬,在盆体中施以营养肥并用水浇透,过3—5天将盆栽树苗移至与室外温度一致的温控室中密集排放,按每天下降3—5℃,直到气温7℃以下,保持温控室中温度在7—1℃、湿度75—95之间28—30天,以此对树苗实行强制性短时整体休眠,再调整温控室通风量,在1—2天内逐渐升温至8—10℃;
G、棚内管理:将温控室中的盆栽树苗移至塑料大棚中,按每亩2500—6000株的间隙排放,用叶面肥喷洒枝叶及涂抹树干,在盆体中施以营养肥并用水浇透,控制棚内温度逐渐升高至结果成熟,期间在桃树大花蕾期进行授粉管理,谢花后用叶面肥喷洒树体,根据生长需要复浇肥水。
所述的C步骤的剪枝为剪除接芽部位1.5—2cm以上的树干。
所述的E步骤中的肥水为1kg尿素兑600kg水;所述的喷洒枝叶用的叶面肥用1kg多效唑兑300kg水稀释加入氮酮渗透剂10ml,用螯合钙硼1kg兑400kg水稀释后混合;所述的涂抹树杆用的叶面肥用螯合钙硼1kg兑9kg水加入1ml 氮酮渗透剂。
所述的F步骤中的营养肥为1kg黄腐植酸原粉掺入30kg复合肥混合;所述的F步骤中白天对树苗补光。
所述的G步骤中的塑料大棚为三面环土墙、南面及顶面覆盖塑料薄膜;所述的G步骤中授粉管理按每亩大棚放两箱蜜蜂或采用人工授粉;所述的G步骤中复浇肥水为谢花后每5—7天浇盆体的一半部位。
采用上述栽培方法后,本发明利用接芽技术,将接芽成活后的树苗自然生长后经剪枝、春天移栽至盆体中管理生长后,移入温控室实行强制性短时整体休眠,休眠后盆栽树苗移至塑料大棚中管理生长,春节前后收获桃子。本发明实现桃树当年春天移栽,当年春节吃果,使桃子在春节前后上市,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提高了果农的收益,并且栽培技术易于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桃树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
A、基砧培养:用桃核在三四月份种植的树苗作为基砧。
B、接芽:在当年八月中旬,选取不同于基砧本体的其它成年桃树优良枝条上的一个芽,芽接在基砧的树干上部,即树苗分叉以下部位,用塑料薄膜包扎成活的桃树苗,在移栽前或剪枝时去掉塑料薄膜。
C、剪枝:将接芽成活后的树苗在落叶后或移栽前将接芽部位以上的树干连同枝杈剪除,剪枝部位为接芽部位1.5—2cm以上的树干。
D、移栽:在次年二三月份,将剪枝后的树苗移栽至盛放有营养土的盆体中,盆体直径为19—45cm,按树苗生长的大小栽至合适的盆体中,营养土为采用鸡毛、鸭毛、鹅毛、桔杆、鱼粉、骨粉、豆粕、烟草等原粉制作的生物有机肥,其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生物有机肥均可以作为营养土。透水浇灌后在盆体上覆盖塑料薄膜,防止盆体中水分蒸发,并将树干上的副芽抹去,只保留接芽所长出的芽,副芽是指除接芽以外的生长在树干上的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仲银,未经万仲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8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