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9080.5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治熠;海因茨·福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恩和特斯基工件指数有限商业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22 | 分类号: | B23Q5/22;B23Q3/12;B23B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装置 带有 这种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走心式车床(Langdrehmaschine)的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用于容纳在工作主轴中的工件,其中,该引导装置和工件可以在工作主轴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相对彼此运动,其中,该引导装置具有以能围绕主轴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体内的主轴套筒以及容纳在该主轴套筒内的、借助引导面来引导工件的引导单元,其中,引导面在主轴轴线的径向上可以相对于工件借助与引导单元共同作用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背景技术
这种的引导装置例如由DE 102007042189A1所公知,其中,在该引导装置中以如下方式构造调节装置,即,使引导单元的径向运动同时造成相对于主轴套筒的轴向运动。这在高精确度的加工过程中损害了工件引导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改进这种类型的引导装置,即,使得该引导装置在引导工件时实现更高的精确度。
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引导装置中依据本发明由以下方式来解决,即,在加工模式中引导单元以在轴向上不能相对于主轴套筒移动的方式来定位,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布置在主轴套筒与引导单元之间并可以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运动的调整元件运动,该调整元件具有作为楔形体起作用的调整区域,并且该调整元件可以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来运动,并且引导面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在仅径向于主轴轴线的递送方向上以力能控制的方式递送(zustellen)到工件上。
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见于以下,即,利用这种解决方案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在该加工模式中工件利用引导面在递送方向上加载以可控制的力,其中,引导面作用于工件的力的变化不损害引导的精确度,并且尤其是在主轴轴线的方向上不产生精确度的不准确。
在此,调整力生成单元能以极其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构造。
例如可以设置有带有丝杠的调整马达。
然而同样可以考虑的是,设置有按照线性马达的原理工作的调整力生成单元。
一种特别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力生成单元构造为可以通过处于压力下的介质来加载的调整力生成单元。
为能以简单的方式方法操作调整力生成单元,优选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力生成单元布置为相对于容纳部不可转动。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旋转轴承(Drehlager)在调整力生成单元与调整元件之间起作用,以便将调整运动传递到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共同转动的调整元件上。
到目前为止,在调整元件的可运动性方面尚未做进一步说明。
例如可以考虑的是,调整元件构造为相对于主轴轴线可转动。
但一种特别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元件可以平行于主轴轴线运动。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调整元件可仅平行于主轴轴线运动。
到目前为止,在调整元件对引导单元的作用方面尚未做详细说明。
则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区域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的引导元件共同形成楔形传动。
为使这种楔形传动构造为尽可能容易运行,优选作如下设置,即,在主轴套筒与调整区域之间布置有移动引导件,该移动引导件在横向于主轴轴线的方向上支撑调整区域。
此外优选作如下设置,即,在调整区域与引导单元的引导元件之间布置有移动引导件,该移动引导件在横向于主轴轴线的方向上支撑引导元件。
由此,总体上移动引导件在主轴套筒与调整区域以及调整区域与引导元件之间形成容易运行的引导,以便一方面获得作用于引导面的力的足够的支撑,且另一方面能以较小的力移动调整区域,以便将该引导递送到工件上。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移动引导件具有移动方向,特别是直线分布的、彼此间成锐角地分布的移动方向,以便由此产生楔形传动的作用。
特别有利的是,移动引导件构造为滚动体支承的引导件,以便在调整元件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元件运动时获得尽可能小的摩擦阻力。
到目前为止,在引导单元相对于主轴套筒在平行于主轴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方面尚未做详细说明。
原则上,该相对位置可以通过适当的连接元件预先确定。
然而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引导单元相对于主轴套筒的相对位置在调节模式下可以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以便可与不同的工件直径进行匹配。
由此,在这种调节模式下存在预调节调整单元,特别是预调节调整单元的引导元件的可能性,进而预调节引导面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特别是引导面与主轴轴线的径向距离。
在此优选的是,调节装置构造为机械调整单元,并且这种机械调整单元尤其可以手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恩和特斯基工件指数有限商业两合公司,未经哈恩和特斯基工件指数有限商业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